第3章(1 / 3)

64.登瓦官閣

晨登瓦官閣。

極眺金陵城。

鍾山對北戶。

淮水入南榮。

漫漫雨花落。

嘈嘈天樂鳴。

兩廊振法鼓。

四角吟風箏。

杳出霄漢上。

仰攀日月行。

山空霸氣滅。

地古寒陰生。

寥廓雲海晚。

蒼茫宮觀平。

門餘閶闔字。

樓識鳳凰名。

雷作百山動。

神扶萬拱傾。

靈光何足貴。

長此鎮吳京。

65.登梅岡望金陵贈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鍾山抱金陵。

霸氣昔騰發。

天開帝王居。

海色照宮闕。

群峰如逐鹿。

奔走相馳突。

江水九道來。

雲端遙明沒。

時遷大運去。

龍虎勢休歇。

我來屬天清。

登覽窮楚越。

吾宗挺禪伯。

特秀鸞鳳骨。

吾宗道門秀。

特異鸞鳳骨。

眾星羅青天。

明者獨有月。

冥居順生理。

草木不剪伐。

煙窗引薔薇。

石壁老野蕨。

吳風謝安屐。

白足傲履襪。

幾宿一下山。

蕭然忘幹謁。

談經演金偈。

降鶴舞海雪。

時聞天香來。

了與世事絕。

佳遊不可得。

春風惜遠別。

賦詩留岩屏。

千載庶不滅。

66.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遊。

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67.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其一

西登香爐峰。

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

噴壑數十裏。

欻如飛電來。

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

半灑雲天裏。

仰觀勢轉雄。

壯哉造化功。

海風吹不斷。

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潨射。

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

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

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

且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

永願辭人間。

其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廬山上與星鬥連。

日照香爐生紫煙。

68.登廬山五老峰

廬山東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

吾將此地巢雲鬆。

69.江上望皖公山

奇峰出奇雲。

秀木含秀氣。

清晏皖公山。

巉絕稱人意。

獨遊滄江上。

終日淡無味。

但愛茲嶺高。

何由討靈異。

默然遙相許。

欲往心莫遂。

待吾還丹成。

投跡歸此地。

70.望黃鶴樓

東望黃鶴山。

雄雄半空出。

四麵生白雲。

中峰倚紅日。

岩巒行穹跨。

峰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

於此學飛術。

一朝向蓬海。

千載空石室。

金灶生煙埃。

玉潭秘清謐。

地古遺草木。

庭寒老芝術。

蹇予羨攀躋。

因欲保閑逸。

觀奇遍諸嶽。

茲嶺不可匹。

結心寄青鬆。

永悟客情畢。

71.鸚鵡洲

鸚鵡來過吳江水。

江上洲傳鸚鵡名。

鸚鵡西飛隴山去。

芳洲之樹何青青。

煙開蘭葉香風暖。

岸夾桃花錦浪生。

遷客此時徒極目。

長洲孤月向誰明。

72.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

九日天氣清。

登高無秋雲。

造化辟川嶽。

了然楚漢分。

長風鼓橫波。

合遝蹙龍文。

憶昔傳遊豫。

樓船壯橫汾。

今茲討鯨鯢。

旌旆何繽紛。

白羽落酒樽。

洞庭羅三軍。

黃花不掇手。

戰鼓遙相聞。

劍舞轉頹陽。

當時日停曛。

酣歌激壯士。

可以摧妖氛。

齷齪東籬下。

淵明不足群。

73.秋登巴陵望洞庭

清晨登巴陵。

周覽無不極。

明湖映天光。

徹底見秋色。

秋色何蒼然。

際海俱澄鮮。

山青滅遠樹。

水綠無寒煙。

來帆出江中。

去鳥向日邊。

風清長沙浦。

山空雲夢田。

瞻光惜頹發。

閱水悲徂年。

北渚既蕩漾。

東流自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