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人唱白雪。
越女歌采蓮。
聽此更腸斷。
憑崖淚如泉。
74.與夏十二登嶽陽樓
樓觀嶽陽盡。
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
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
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
吹人舞袖回。
75.登巴陵開元寺西閣贈衡嶽僧方外
衡嶽有闡士。
五峰秀真骨。
見君萬裏心。
海水照秋月。
大臣南溟去。
問道皆請謁。
灑以甘露言。
清涼潤肌發。
明湖落天鏡。
香閣淩銀闕。
登眺餐惠風。
新花期啟發。
76.與賈至舍人於龍興寺剪落梧桐枝望邕湖
翦落青梧枝。
邕湖坐可窺。
雨洗秋山淨。
林光澹碧滋。
水閑明鏡轉。
雲繞畫屏移。
千古風流事。
名賢共此時。
77.掛席江上待月有懷
待月月未出。
江望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
青天懸玉鉤。
素華雖可攬。
清景不可遊。
耿耿金波裏。
空瞻鳷鵲樓。
金陵望漢江
漢江回萬裏。
派作九龍盤。
橫潰豁中國。
崔嵬飛迅湍。
六帝淪亡後。
三吳不足觀。
我君混區宇。
垂拱眾流安。
今日任公子。
滄浪罷釣竿。
78.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江城如畫裏。
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
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
臨風懷謝公。
79.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80.望木瓜山
早起見日出。
暮見棲鳥還。
客心自酸楚。
況對木瓜山。
81.登敬亭北二小山餘時送客逢崔侍禦並登此地
送客謝亭北。
逢君縱酒還。
屈盤戲白馬。
大笑上青山。
回鞭指長安。
西日落秦關。
帝鄉三千裏。
杳在碧雲間。
82.過崔八丈水亭
高閣橫秀氣。
清幽並在君。
簷飛宛溪水。
窗落敬亭雲。
猿嘯風中斷。
漁歌月裏聞。
閑隨白鷗去。
沙上自為群。
83.登廣武古戰場懷古
秦鹿奔野草。
逐之若飛蓬。
項王氣蓋世。
紫電明雙瞳。
呼吸八千人。
橫行起江東。
赤精斬白帝。
叱吒入關中。
兩龍不並躍。
五緯與天同。
楚滅無英圖。
漢興有成功。
按劍清八極。
酣歸歌大風。
伊昔臨廣武。
連兵決雌雄。
分我一杯羹。
太皇乃汝翁。
戰爭有古跡。
壁壘頹層穹。
猛虎嘯洞壑。
饑鷹鳴秋空。
翔雲列曉陣。
殺氣赫長虹。
撥亂屬豪聖。
俗儒安可通。
沉湎呼豎子。
狂言非至公。
撫掌黃河曲。
嗤嗤阮嗣宗。
84.少年行二首
其一
擊築飲美酒。
劍歌易水湄。
經過燕太子。
結托並州兒。
少年負壯氣。
奮烈自有時。
因擊魯句踐。
爭博勿相欺。
其二
五陵年少金市東。
銀鞍白馬度春風。
落花踏盡遊何處。
笑入胡姬酒肆中。
85.白鼻騧
銀鞍白鼻騧。
綠地障泥錦。
細雨春風花落時。
揮鞭直就胡姬飲。
86.豫章行
胡風吹代馬。
北擁魯陽關。
吳兵照海雪。
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
黃雲慘無顏。
老母與子別。
呼天野草間。
白馬繞旌旗。
悲鳴相追攀。
白楊秋月苦。
早落豫章山。
本為休明人。
斬虜素不閑。
豈惜戰鬥死。
為君掃凶頑。
精感石沒羽。
豈雲憚險艱。
樓船若鯨飛。
波蕩落星灣。
此曲不可奏。
三軍鬢成斑。
87.沐浴子
沐芳莫彈冠。
浴蘭莫振衣。
處世忌太潔。
至人貴藏暉。
滄浪有釣叟。
吾與爾同歸。
88.高句驪
金花折風帽。
白馬小遲回。
翩翩舞廣袖。
似鳥海東來。
89.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