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正確反映各種應交納的稅費,並按規定的納稅時間納稅。
為了總括地反映各種稅費的交納情況,會計核算中應設置“應交稅費”科目。該科目屬於負債類,貸方登記企業應交納的各種稅費;借方登記已交納的稅費;期末餘額在貸方時反映企業應交未繳的稅費;若餘額在借方則反映企業多交的稅費。該科目應按稅種開設明細科目進行明細核算。主要的明細科目有:“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應交消費稅”、“應交營業稅”、“應交土地使用稅”、“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應交資源稅”、“應交房產稅”等。需要注意的是,企業交納的印花稅、耕地占用稅以及其他不需要預計應交數的金額,不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
(1)應交增值稅。
①企業采購物資等,按應計入采購成本的金額,借記“材料采購”、“在途物資”或“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科目(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按應付或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銀行存款”等科目。購入物資發生的退貨,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②銷售物資或提供應稅勞務,按營業收入和應收取的增值稅額,借記“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費”科目(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按實現的營業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發生的銷售退回,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③實行“免、抵、退”的企業,按應收的出口退稅額,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科目(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④企業交納的增值稅,借記“應交稅費”科目(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⑤小規模納稅人以及購入材料不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發生的增值稅計入材料采購成本,借記“材料采購”、“在途物資”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科目。
(2)應交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
①企業按規定計算應交的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借記“營業稅金及附加”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科目(應交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
②出售不動產,計算應交的營業稅,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科目(應交營業稅)。
③交納的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借記“應交稅費”科目(應交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3)應交所得稅。
①企業按照稅法規定計算應交的所得稅,借記“所得稅費用”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科目(應交所得稅)。
②交納的所得稅,借記“應交稅費”科目(應交所得稅),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4)應交土地增值稅。
①企業轉讓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連同地上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一並在“固定資產”或“在建工程”等科目核算的,轉讓時應交的土地增值稅,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科目(應交土地增值稅)。
②交納的土地增值稅,借記“應交稅費”科目(應交土地增值稅),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5)應交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和車船稅。
①企業按規定計算應交的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科目(應交房產稅、應交土地使用稅、應交車船稅)。
②交納的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借記“應交稅費”科目(應交房產稅、應交土地使用稅、應交車船稅),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6)應交個人所得稅。
①企業按規定計算的應代扣代繳的職工個人所得稅,借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科目(應交個人所得稅)。
②交納的個人所得稅,借記“應交稅費”科目(應交個人所得稅),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7)應交的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
①企業按規定計算應交的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借記“營業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科目(應交教育費附加、應交礦產資源補償費)。
②交納的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借記“應交稅費”科目(應交教育費附加、應交礦產資源補償費),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8)應交的保險保障基金。
①企業按規定應交的保險保障基金,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科目(應交保險保障基金)。
②交納保險保障基金時,借記“應交稅費”科目(應交保險保障基金),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9)預交的稅費。
企業預交的稅費,借記“應交稅費”科目(應交增值稅、應交所得稅等明細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應交稅費”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交納的稅費;期末如為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稅費。
5.7應付利息和應付股利分別該怎麼處理
1.應付利息
企業按照合同約定應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長期借款、企業債券等應支付的利息,應通過“應付利息”科目核算。 本科目應當按照存款人或債權人進行明細核算。
應付利息的主要賬務處理:
(1)企業采用合同約定的名義利率計算確定利息費用時,應按合同約定的名義利率計算確定的應付利息的金額,借記“利息支出”、“在建工程”、“財務費用”、“研發支出”等科目,貸記“應付利息”科目。
(2)采用實際利率計算確定利息費用時,應按攤餘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費用,借記“利息支出”、“在建工程”、“製造費用”、“財務費用”、“研發支出”等科目,按合同約定的名義利率計算確定的應付利息的金額,貸記“應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長期借款——利息調整”、“吸收存款——利息調整”等科目。
(3)實際支付利息時,借記“應付利息”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應付利息”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按照合同約定應支付但尚未支付的利息。
2.應付股利
企業分配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通過“應付股利”科目核算。企業分配的股票股利,不通過本科目核算。 本科目應當按照投資者進行明細核算。
企業應根據股東大會或類似機構通過的利潤分配方案,按應支付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借記“利潤分配”科目,貸記“應付股利”科目。
實際支付現金股利或利潤,借記“應付股利”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企業董事會或類似機構通過的利潤分配方案中擬分配的現金股利或利潤,不做賬務處理,但應在附注中披露。
“應付股利”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支付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5.8怎樣核算其他應付款
其他應付款是指企業除應付票據、應付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付利潤等以外的應付、暫收其他單位或個人的款項。
1.其他應付款的核算
企業設置“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應付、暫收其他單位或個人的款項,如應付租入固定資產和包裝物的租金、存入保證金等,具體包括:
①應付經營租入固定資產和包裝物租金。
②職工未按期領取的工資。
③存入保證金(如收取的包裝物押金等)。
④應付、暫收所屬單位、個人的款項。
⑤其他應付、暫收款項。
2.其他應收款會計處理
發生的各種應付、暫收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製造費用”等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科目;支付時,借記“其他應付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例】某物業管理公司規定,凡小區內業主入住後要進行裝修,需支付2500元的裝修保證金,業主裝修完畢,經驗收,如沒有違反規定,裝修保證金如數退還,如果發現破壞主體結構,則要扣除部分保證金。2005年8月收取8號樓5戶業主裝修保證金12500元,1月以後,5戶業主均裝修完畢,發現3戶業戶沒有違反規定,其他2戶則有破壞主體結構的行為,需扣除保證金每人900元,根據扣款通知單,作會計分錄:
收取裝修保證金時,根據收款憑證,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現金12500
貸:其他應付款——裝修保證金12500
退還及沒收保證金,根據付款憑證,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其他應付款12500
貸:庫存現金10700
營業外收入1800
【例】某企業9月份,根據應付工資數,提取代扣退休保險金30000元,醫療保險12000元,儲蓄30000元,根據工資結算彙總表,計算結果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付職工薪酬72000
貸:其他應付款——保險公司42000
——儲蓄所30000
以存款上交退休保險金,醫療保險,會計分錄如下:
借:其他應付款——保險公司42000
——儲蓄所30000
貸:銀行存款72000
5.9長期借款核算具體如何操作
1.長期負債
長期負債,是指償還期在1年或者超過1年的一個營業周期以上的負債,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
各項長期負債應當分別進行核算,並在資產負債表中分列項目反映。將於1年內到期償還的長期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中應當作為一項流動負債,單獨反映。長期負債應當以實際發生額入賬。
長期負債應當按照負債本金或債券麵值,按照規定的利率按期計提利息,並按企業會計製度的規定,分別計入工程成本或當期財務費用。
按照納稅影響會計法核算所得稅的企業,因時間性差異所產生的應納稅或可抵減時間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單獨核算,作為對當期所得稅費用的調整。
2.長期借款及其核算
長期借款是指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借款。
借入的長期借款,借記“銀行存款”、“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等科目,貸記“長期借款”科目;歸還時,借記“長期借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長期借款”科目應按貸款單位設置明細賬,並按貸款種類進行明細核算。“長期借款”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償還的長期借款本息。
【例】甲公司從銀行取得周轉借款800000元,期限為3年,年利率8%,按複利計算,每年計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借入的款已存入企業的開戶銀行。
取得借款時,銀行將借款直接劃歸企業的銀行存款賬上,則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800000
貸:長期借款800000
第一年年末計算利息,並把利息計入當年費用,計算損益,入“財務費用”賬戶,同時長期貸款也增加。
第一年利息=800000×8%=64000(元)
借:財務費用——利息支出64000
貸:長期借款64000
第二年年末計算利息時:
第二年利息=(800000+64000)×8%=69120(元)
借:財務費用——利息支出69120
貸:長期借款69120
第三年年末計算利息時:
借:財務費用——利息支出74649.60
貸:長期借款74649.60
3年後到期還本:
借:長期借款1007769.60
貸:銀行存款1007769.60
【例】某機床廠為了建廠房和組裝生產流水線,從銀行取得期限為3年的長期借款2300000元,款項已存入銀行。然後,用這筆銀行存款支付工程價款共2270000元,工程完工前,銀行通知應付借款利息為382720元。完工日到還款日之間的利息為214617.6元。當借款到期時,機床廠用銀行存款歸還了本金和利息。那麼有關的會計分錄如下:
取得借款時:
借:銀行存款2300000
貸:長期借款2300000
支付工程價款時:
借:在建工程2270000
貸:銀行存款2270000
工程完工前的應計利息:
借:在建工程382720
貸:長期借款382720
工程完工,結轉成本時:
借:固定資產2652720
貸:在建工程2652720
工程完工後的應計利息:
借:財務費用——利息支出214617.6
貸:長期借款214617.6
到期歸還借款本息時:
借:長期借款2897337.6
貸:銀行存款2897337.6
5.10企業融資形成的應付債券如何處理
1.應付債券的概念和分類
(1)應付債券的概念。
企業可以依照法定程序,以對外發行債券的形式籌集資金。債券是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一種有價證券。應付債券是企業因發行債券籌措資金而形成的一種長期負債。
債券的票麵上一般都載明以下內容:企業名稱;債券麵值;票麵利率;還本期限和還本方式;利息的支付方式;債券的發行日期等。
企業發行債券通常須經董事會及股東會正式核準。若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則須經有關證券管理機構核準。
(2)應付債券的分類。
企業發行的債券,可以按不同的方式進行分類。在很多情況下,債券的種類不同,其會計處理也不相同。
①按償還本金的方式分類。
一次還本債券:全部在一個固定的到期日償還本金的債券。
分期還本債券:按不同的到期日分期償還本金的債券。
②按支付利息的方式分類。
到期一次付息債券:在到期日支付全部利息的債券。
分期付息債券:每隔一段時期支付一次利息的債券。例如,每半年付一次息,或每年付一次息。
③按可否轉換為發行企業股票分類。
可轉換債券:可按一定條件轉換為發行企業普通股股票的債券。
不可轉換債券:不能轉換為發行企業普通股股票的債券。
④按有無擔 保品分類。
抵押債券:發行企業以特定資產作為抵押擔 保而發行的債券。
信用債券:沒有特定資產作為抵押擔 保,單憑發行企業的信用而發行的債券。
⑤按是否記名分類。
記名債券:將持有人的姓名登記於發行公司的債券。
不記名債券:不將持有人的姓名登記於發行公司的債券。
2.應付債券的發行、利息和溢價折價的攤銷
(1)應付債券發行的處理。
企業發行債券時,如果發行費用大於發行期間凍結資金所產生的利息收入,按發行費用減去發行期間凍結資金所產生的利息收入後的差額,根據發行債券籌集資金的用途,屬於用於固定資產項目的,按照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處理原則處理;屬於其他用途的,計入當期財務費用。如果發行費用小於發行期間凍結資金所產生的利息收入,按發行期間凍結資金所產生的利息收入減去發行費用後的差額,視同發行債券的溢價收入,在債券存續期間於計提利息時攤銷。
其他借款費用的處理原則,比照長期借款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規定辦理。
(2)應付債券的利息、溢價和折價的攤銷。
企業債券應按期計提利息,溢價或折價發行債券,其債券發行價格總額與債券麵值總額的差額,應當在債券存續期間分期攤銷。攤銷方法可以采用實際利率法,也可以采用直線法。
分期計提利息及攤銷溢價、折價時,應當區別情況處理:
①麵值發行債券應計提的利息,借記“在建工程”、“財務費用”科目,貸記“應付債券”(應計利息)科目。
②溢價發行債券,按應攤銷的溢價金額,借記“應付債券”(債券溢價)科目,按應計利息與溢價攤銷的差額,借記“在建工程”、“財務費用”等科目,按應計利息,貸記“應付債券”(應計利息)科目。
③折價發行債券,按應攤銷的折價金額和應計利息之和,借記“在建工程”、“財務費用”等科目,按應攤銷的折價金額,貸記“應付債券”(債券折價)科目,按應計利息,貸記“應付債券”(應計利息)科目。
債券到期,支付債券本息時,借記“應付債券”(債券麵值、應計利息)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應付債券”科目應按債券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企業在發行債券時,應將待發行債券的票麵金額、債券票麵利率、還本期限與方式、發行總額、發行日期和編號、委托代售部門、轉換股份等情況在備查簿中進行登記。“應付債券”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償還的債券本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