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已經生產完成並已驗收入庫的產成品以及入庫的自製半成品,應於月末,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
(2)生產性生物資產產出農產品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借記“生產成本”科目,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生產性生物資產累計折舊”等科目。
農業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應由農產品、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和公益性生物資產共同負擔的費用,借記“生產成本”科目(共同費用),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等科目。
會計期末,應當按照一定的分配標準對上述共同負擔的費用進行分配,借記“生產成本”科目(農產品)、“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或“公益性生物資產”,貸記“生產成本”科目(共同費用)。
應由生產性生物資產收獲的農產品負擔的費用,應當采用合理的方法在農產品各品種之間進行分配;如有尚未收獲的農產品,還應當在已收獲和尚未收獲的農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生產性生物資產收獲的農產品驗收入庫時,按其實際成本,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生產成本”科目。
“生產成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加工完成的在產品的成本或生產性生物資產尚未收獲的農產品成本。
7.7怎樣核算主營業務成本
企業根據收入準則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應結轉的成本,應通過“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核算。
企業生產車間、部門發生的不滿足固定資產準則規定的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日常修理費用和大修理費用等固定資產後續支出,也在本科目核算。
本科目應當按照主營業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
主營業務成本的主要賬務處理:
(1)月末,企業應根據本月銷售各種商品、提供的各種勞務等實際成本,計算應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科目。采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庫存商品的,平時的營業成本按計劃成本或售價結轉,月末,還應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的產品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
企業以庫存商品進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或債務重組,應按照該用於交換或抵債的庫存商品的賬麵餘額,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還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
(2)企業本期發生的銷售退回,一般可以直接從本月的銷售商品數量中減去,也可以單獨計算本月銷售退回商品成本,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3)根據建造合同準則確認合同收入時,按應確認的合同費用,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按應確認的合同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
合同完工時,還應按相關建造合同已計提的預計損失準備,借記“存貨跌價準備——合同預計損失準備”、“預計負債”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期末,應將“主營業務成本”科目的餘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該科目應無餘額。
7.8其他業務成本又該如何處理
企業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支出,包括銷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出租無形資產的累計攤銷、出租包裝物的成本或攤銷額、采用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房地產的累計折舊或累計攤銷等,通過“其他業務成本”科目核算。
企業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發生的相關稅費,在“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本科目應當按照其他業務成本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
企業發生的其他業務支出,借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原材料”、“包裝物及低值易耗品”、“累計折舊”、“累計攤銷”、“應付職工薪酬”、“銀行存款”等科目。
企業以材料進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或債務重組,應按照該用於交換或抵債的原材料的賬麵餘額,借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原材料”科目。
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還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
期末,應將“其他業務成本”科目餘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該科目應無餘額。
7.9勞務成本是怎麼回事
企業對外提供勞務發生的成本,應該通過“勞務成本”科目進行核算。
證券企業在為上市公司進行承銷業務發生的各項相關支出,可將本科目改為“待轉承銷費用”科目,並按照客戶進行明細核算。
本科目應當按照提供勞務種類進行明細核算。
企業發生的各項勞務成本,借記“勞務成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原材料”等科目。
建造承包商企業對外單位、專項工程等提供機械作業(包括運輸設備)的成本,借記“勞務成本”科目,貸記“機械作業”科目。
結轉勞務的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等科目,貸記“勞務成本”科目。
“勞務成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完成或尚未結轉的勞務成本。
7.10期間費用和生產成本為什麼不是一碼事
期間費用亦稱期間成本,與一定期間相聯係,直接從企業當期銷售收入中扣除的費用。從企業的損益確定來看,期間費用與主營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一起從主營業務收入中扣除後作為企業當期的營業利潤。當期的期間費用是全額從當期損益中扣除的,其發生額不影響下一個會計期間。
與生產成本相比較,期間費用有以下的特點:
1.與產品生產的關係不同
期間費用的發生是為產品生產提供正常的條件和進行管理的需要,而與產品的生產本身並不直接相關;生產成本是指與產品生產直接相關的成本,它們應直接計入或分配計入有關的產品中去。
2.與會計期間的關係不同
期間費用隻與費用發生的當期有關,不影響或不分攤到其他會計期間;生產成本中當期完工部分當期轉為產品成本,未完工部分則結轉下一期繼續加工,與前後會計期間都有聯係。
3.與會計報表的關係不同
期間費用直接列入當期利潤表,扣除當期損益;生產成本完工部分轉為產品成品,已銷售產成品的生產成本再轉入利潤表列作主營業務成本,而未售產品和未完工的產品都應作為存貨列入資產負債表。因此也可把生產成本稱為可盤存成本,把期間費用稱為不可盤存成本。
按照配比原則,當會計上確認某項營業收入時,對因產生該項營業收入的相關費用,要在同一會計期間確認。如產品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等生產成本理應將其成本化,待產品銷售時與銷售收入相配比。期間費用由於它不能提供明確的未來收益,按照謹慎性原則,在這些費用發生時采用立即確認的辦法處理。
例如,企業支付的廣告費,究竟在今後哪個會計期間將獲得收益,難以確定。即使期間費用與將來的某些會計期間的收益確有聯係,但卻不可能預期未來收益的多少,以此作為分攤期間費用的依據。因此為簡化會計工作,將期間費用立即確認較為合理。此外,期間費用直接與當期營業收入配比,從長期來看,由於各期的發生額比較均勻,對損益的影響不大。
期間費用一般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三類。
7.11怎樣核算管理費用
管理費用是指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管理和組織企業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支出,包括由企業統一負擔的管理人員工資及福利費,還有技術轉讓費、無形資產的攤銷、修理費、折舊費,等等。
1.管理費用的內容
當一個公司規模擴大以後,獲得“規模效應”的同時,不經意地發現管理費用也急劇膨脹,因為它名目繁多,太龐大了。我們現在來看看管理費用有哪些:
(1)公司經費,包括公司總部管理人員工資、福利費、差旅費、辦公費、折舊費、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等。
(2)工會經費,成立工會的公司按當期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提取的供其活動的費用。
(3)職工教育經費,也是按當期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提取的,用於提高職工素質教育培訓等的費用。
(4)勞動保險費,是指離退休人員的離退休金、醫藥費、易地安家補助費、職工的退職金等經費。
(5)待業保險費,指按國家規定繳納的職工行業保險費。
(6)董事會費,指董事會及其職員為履行職能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差旅費、會議費等。
(7)谘詢費,指向有關谘詢機構進行技術、管理谘詢而發生的費用。
(8)訴訟費,指公司因經濟糾紛起訴後應訴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9)排汙費。
(10)綠化費。
(11)土地使用費,是指公司使用土地(海域)時按規定支付的費用。
(12)技術轉讓費和技術開發費。
(13)無形資產攤銷費。
(14)業務招待費,指公司因業務需要而支付的交際費用。
(15)開辦費攤銷,指公司按規定期限攤銷的因公司設立及其設立分支機構在籌建期間所發生的有關支出。
(16)壞賬損失,指公司用於抵補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所造成的損失而提取的費用。
(17)租賃費,指公司租賃辦公用房、地、低值易耗品等發生的費用。
(18)低值易耗品攤銷。
(19)房產稅,指國家在城市、縣城、建製鎮及工礦征收的一種稅。
(20)車船稅,指國家對在我國境內擁有車船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
(21)土地使用稅,指國家對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按土地麵積定額征收的一種稅。
(22)印花稅,指國家以商事、產權、特許權等行為所書立或使用的憑證為征收對象的一種稅。
2.管理費用的核算
為了反映企業發生的各項管理費用,應設置“管理費用”賬戶,該賬戶是損益類賬戶,管理費用發生時記入借方,期末結轉時記貸方,結轉後無餘額。
【例】某企業2007年2月共發生的應付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共計25000元,以銀行存款支付,該公司賬務處理如下:
借:管理費用——開辦費25000
貸:銀行存款25000
【例】A企業本月行政管理部門共發生費用45600元,其中應付工資40000元,應付福利費5600元,該公司賬務處理如下:
借:管理費用45600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40000
——職工福利5600
【例】B企業本月用銀行存款支付費用52600元,其中辦公費12000元、水電費20000元、業務招待費12000元、聘請中介機構費3600元、其他費用5000元,該公司賬務處理如下:
借:管理費用——辦公費12000
——水電費20000
——業務招待費12000
——聘請中介機構費3600
——其他5000
貸:銀行存款52600
【例】C公司本月共發生房產稅5600元、車船稅2300元、城鎮土地使用稅6000元、印花稅2000元,該公司賬務處理如下:
發生時:
借:管理費用139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房產稅5600
——應交車船稅2300
——應交城鎮土地使用稅6000
交納稅金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房產稅5600
——應交車船稅2300
——應交城鎮土地使用稅6000
貸:銀行存款13900
7.12銷售費用如何處理
銷售費用是指企業在整個商品銷售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包括由企業負擔的運輸費、裝卸費。 比如:甲公司銷售產品一批,收上來的貨款是不包括運輸費的,而為了多銷產品,實行包送包卸,那麼這個運輸費和裝卸費就應該計入營業費用中,又如包裝費、廣告費,等等。
1.銷售費用的內容
某公司產品新近上市,發生了不少廣告費用、宣傳費用和交際費用等,它們都是為了促銷產品並增加營業收入而發生的,屬於銷售費用。但廣告費的效用究竟延續時間有多久,很難確定,也就是說,要將廣告費支出,在幾個會計期間分攤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銷售費用包括:
(1)運輸費,指銷售過程中發生的運費及相關雜費。
(2)裝卸費,指在車站碼頭、倉庫、貨場付給裝卸單位的費用。
(3)包裝費,指為銷售、儲存商品而支付的有關費用,但本企業開展裝潢設計業務的支出不在其列。
(4)保險費,指企業向保險公司投保商品而支付的保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