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考慮各種因素,選擇最佳方案
對於每一方案,都有很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包括:企業經營中的變化,稅收政策的變化,以及宏觀的經濟周期,政治變化等因素。在考慮各種因素後,選擇最佳方案,同時注意最佳方案的獨特性,當外界因素發生變化時,最佳方案也該調整了。尤其是在國際稅收籌劃時,影響因素則更多,這時需要考慮政策的穩定期等國際因素。
5.協調各部門,付諸實踐
任何一個稅收籌劃方案至少涉及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辦稅人員和負責財會的總經理,大的策劃方案可能涉及供銷等更多部門、更多的人員。所以付諸實踐前要在各部門之間做更多的溝通協調工作。
6.收集反饋信息,不斷修正,提高企業稅收籌劃能力
這一步對於稅收籌劃工作而言是最重要的一步,當企業執行了最佳方案後,要進行實際情況和模擬測算情況的對比,分析得失,總結經驗和不足,並要積極關注政策的導向,為下一次稅收籌劃做好準備。
下麵是另一種更常用的企業稅收籌劃程序:
第一步,分析現有企業稅收現狀。
對企業上一會計年度的稅收資料彙總,分析各稅種中各月上繳的稅款數量和比例。
第二步,具體分析,提供多種稅收籌劃方案。
針對各稅種,分析該稅種應納稅收的影響因素,並找出企業能操作的各種稅收籌劃方案。
第三步,篩選稅收籌劃方案。
對每一稅收籌劃方案進行成本—收益分析,利弊分析,風險分析,可操作性分析,逐一排序,依次準備執行。
第四步,各部門溝通協調,執行各稅收籌劃方案。
由於此方法是多因素分析法,不是尋找最佳籌劃方案,而是對現有的稅收情況的分別籌劃,所以有很多種籌劃方案,可同時執行,所以要求各部門的合作和溝通。
第五步,分析、總結。
分析執行的情況,以備今後稅收籌劃方案的提出。
這種稅收籌劃程序更適用於企業內部辦稅人員、稅務經理的日常工作。這也是管理學中一種管理工具的具體應用,即魚刺圖因素影響法。
針對一個目標,分析影響該目標的因素有哪些?再分析影響各因素的各個環節,分清主次,逐次排查,尋找問題的根結,從而解決問題達到目標。
在這裏,試舉上例以拋磚引玉,這也是稅收籌劃學的博大精深之處。
以上兩種基本程序並不一定固定,但是在做具體籌劃方案時,如果有一基本程序則如同有流程圖一樣能幫助我們分析,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9.4什麼是稅收籌劃意識
稅收籌劃是納稅人在現行稅製條件下,通過充分利用各種有利的稅收政策和合理安排涉稅行為,在合法的前提下實現利益的最大化。納稅人是稅收籌劃的主體,他所具備的意識是稅收籌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納稅人為減輕自身稅負,獲取經濟利益,首先應該想到的是應用稅收籌劃,而不是采取其他非法的手段。我們認為,納稅人應該具備的籌劃意識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價格籌劃意識
所謂價格籌劃意識,就是要求納稅人在進行經濟活動時,要具有運用轉讓定價進行納稅籌劃的意識。轉讓定價是納稅籌劃的基本方法之一,特別是對於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生產產品的品種和數量較多的企業來說,更是如此。一個微小價格的變動,都會引起企業利潤很大的變動。轉讓定價雖然被列為稅務局重點稽查的對象,但由於轉讓定價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隱蔽性,特別是在專利技術、商標使用權等無形資產的轉讓方麵,具有更大的彈性空間。因此,利用轉讓定價進行合理避稅籌劃,是納稅人應該而且必須具備的籌劃意識之一。
2.優惠籌劃意識
所謂優惠籌劃意識,是指納稅人在進行經濟活動時,要具有充分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意識。稅收優惠政策是國家為了一定的目的,對某些納稅人和征稅對象給予鼓勵和照顧的一種特殊規定。對於納稅人來說,應該積極地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因為,稅收優惠政策是國家明文規定的,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運用稅收優惠進行合理避稅籌劃,其成本是最小的,收益也是最大的,這種籌劃既不會成為稅務機關的稽查對象,還可以減輕自身稅負。
3.漏洞籌劃意識
所謂漏洞籌劃意識,是指納稅人在進行經濟活動時,要有找出稅收中的漏洞並利用漏洞的籌劃意識。一個國家的稅製,不管其如何先進、如何完善,總可以找出其中的漏洞。如稅收立法上的漏洞、稅收征管上的漏洞等。由於找出稅收中的漏洞需要比較強的專業能力,所以在進行稅收籌劃時,應該有兩個分析權衡的過程。其一是成本—收益分析;其二是風險—收益分析。
4.空白籌劃意識
所謂空白籌劃意識,是指納稅人在進行經濟活動時,要具有利用稅法空白進行稅收籌劃的意識。稅法空白是指依據稅法總綱應該有而實際上沒有的稅法內容,其產生的原因是因為立法者的失誤或技術研究水平不夠。例如電子商務現在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國興起,而有關這方麵的稅收法律卻由於技術原因沒有製定。因此,很多納稅人就利用國家稅收立法在這方麵的空白進行稅收籌劃。和利用稅法漏洞進行籌劃一樣,在利用稅法空白進行籌劃時,要有兩個分析權衡的過程。
5.彈性籌劃意識
所謂彈性籌劃意識,是指納稅人在進行經濟活動時,要具有利用稅法彈性進行稅收籌劃的意識。彈性籌劃是指利用稅法構成要素中如稅率、稅額、優惠和懲罰性措施等存在一定的幅度而進行的稅收籌劃。例如,營業稅中娛樂業的稅率為5%~20%,納稅人便可以選擇最有利於自己的稅率納稅。當然,其前提是征得稅務機關的同意。彈性籌劃要堅持一個總原則和三項分原則。一個總原則是增加利潤,降低損失;三項分原則是:稅率、稅額最小,優惠最大,懲罰最校同時,彈性籌劃要注意搞好和稅務機關的關係。
6.規避籌劃意識
所謂規避籌劃意識,是指納稅人在進行經濟活動時,要具有利用稅法中關於某些臨界點的規定進行稅收籌劃的意識。臨界點可分為稅基臨界點和優惠臨界點兩大類。例如,土地增值稅中規定,納稅人建造普通標準住宅出售,增值額沒有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稅;超過20%的,應就其全部增值額規定計征土地增值稅。納稅人可以利用20%這一臨界點,將增值額控製在19%左右,從而規避應納稅額。當然,在進行規避籌劃時,納稅人一定要注意收益—成本比較。如果僅為規避一點稅款,而把自己限製在很小的規模,那就得不償失了。
9.5如何利用稅率進行稅收籌劃
稅率是決定納稅人稅負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各種稅的稅率大多存在一定的差異,一般情況下,稅率低,應納稅額少,稅後利益就多。但是,稅率低不一定等於稅後利益最大化。所以對稅率進行籌劃,可以尋求稅後利益最大化的最低稅負點或者最佳稅負點。
1.籌劃比例稅率
籌劃對不同征稅對象實行的不同稅率政策,分析其差距的原因及對稅後利益的影響,可以尋求實現稅後利益最大化的最低稅負點或最佳稅負點。例如,我國的增值稅有17%的基本稅率,還有13%的低稅率;對小規模納稅人規定的征收率也有差別,工業企業是6%,商業企業是4%;消費稅有3%~45%的分檔比例稅率;營業稅有3%、5%、20%三檔比例稅率。對這些比例稅率進行籌劃,可以從中尋求最佳稅負點。
2.籌劃累進稅率
各種形式的累進稅率都存在一定的稅負差異,籌劃累進稅率的主要目標是防止稅率的攀升。其中,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的納稅人對防止稅率攀升的欲望程度較弱;適用全額累進稅率的納稅人對防止稅率攀升的欲望程度較強。
(1)籌劃超額累進稅率。
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個人所得稅都實行程度不同的超額累進稅率,所得越多,適用稅率越高,納稅人的收入體現出一定的效應遞減性。通過合理地籌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納稅人適用稅率的狀況,在稅法許可的範圍內降低稅負。
(2)籌劃全額累進稅率。
全額累進稅率在當今世界已經不多見了。我國現行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的是25%的比例稅率,但是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在[1994]財稅字009號文件中規定,對年應納稅所得額在3萬元(含3萬元)以下的,暫減按18%的稅率征收所得稅;年應納稅所得額在10萬元(含10萬元)以下至3萬元的,暫減按27%的稅率征收所得稅。這種稅率實際是全額累進稅率,稅負明顯地不合理,在收入臨界點存在邊際損失明顯大於邊際收入的問題。通過合理的稅收安排,可以改變這種不合理的稅負狀況。
3.籌劃其他稅率
我國對某些稅種實行定額稅率,例如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車船稅等稅種,實行的是差別定額稅率,通過對這些稅額的籌劃,可以取得一定的稅收利益。
9.6如何利用稅基進行稅收籌劃
稅基是決定納稅人稅負高低的另一主要因素。各種稅對稅基的規定存在很大差異,對稅基進行籌劃可以實現稅後利益的最大化。對稅基進行籌劃既可以實現稅基的最小化,也可以通過對稅基實現時間的安排,即在遞延納稅、適用稅率、減免稅等方麵獲取稅收利益。對稅基主要從以下幾方麵進行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