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 / 2)

重要性

一、內部控製製度的含義

內部控製製度是單位內部各職能部門、各有關工作人員之間,在處理經濟業務過程中相互聯係、相互製約的一種管理製度。它是對經濟業務的處理過程實施控製的方法、程序和手續的總稱。所謂聯係,是指經濟業務發生時有關經辦人員之間如何互相溝通、協調,使經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所謂製約,是指經辦人員之間如何相互牽製、相互監督,以防止營私舞弊和技術錯誤,保證經濟活動的合法合理性。

完善的內部控製製度,一般應具備三個方麵的要素:

1.權利與責任

即單位行政領導和各個職能部門擁有的職權和應承擔的責任,以及據此確定他們在處理經濟業務時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2.程序與手續

即處理每一項經濟業務的規定程序和手續,要求明確規定每一項經濟業務需要經過哪些手續……由哪些人員負責辦理,他們之間如何溝通聯係,應當采用哪些具體的處理方法等。

3.控製方式

即處理每一項經濟業務的人員之間相互製約的方式,要求某人辦理的業務必須經過其他人員的核準和同意,必須置於其他人員的監督之下,有關人員之間必須形成監督製約關係。

二、內部控製製度的作用

1.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及時,提高其使用價值

會計信息雖然最終由財會部門提供,但由於信息來源渠道複雜,各種資料經過的環節較多,業務辦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這就為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造成了困難。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在設計會計製度時根據內控製度的要求,規定各項業務的標準處理程序,包括業務的發生地點、經過環節、經辦人員的職責劃分、業務處理時間、審批稽核手續以及使用的憑證賬簿等。這樣,通過會計製度的實施,就可以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可見,嚴密完善的內部控製製度,為提供真實、正確、及時的會計信息奠定了基礎,而真實、及時的會計信息在經營管理中才具有使用價值。

2.保護會計製度的貫徹執行

內控製度在會計製度體係中,不像會計科目、會計憑證、會計報表等,不能作為獨立的部分,而是貫穿於會計製度的各個方麵,對整個會計製度的實施起保護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講,會計製度能否順利執行,實施效果是否理想,關鍵取決於內部控製製度是否嚴密完善。

如果隻有會計製度條文,而缺乏嚴格的保護性措施,會計工作同樣不能規範運行。例如,關於產品銷售業務所使用的會計科目、憑證、賬簿以及賬務處理辦法等方麵的規定雖已齊備,但如果沒有明確規定開票、收款、發貨、門衛等有關人員的職責,沒有規定他們之間的製約方式,銷售業務就可能出現漏洞,給違法亂紀行為造成可乘之機,削弱和降低會計製度的作用。可見,完善的內部控製製度是保證會計製度貫徹執行必不可少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