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章 尷尬的境地(1 / 2)

霍光不出所料的被封侯了,而且名號都沒改,隻是安陽君變成了安陽侯。同時食邑更是達到了陸仟叁佰戶,除了幾個有數的萬戶侯,霍光一躍成為了實權上侯。

而封侯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霍光有了大司馬平南大將軍的職銜。如此一來霍光便完全擁有了當年霍去病大司馬驃騎大將軍的地位。這樣霍光雖然失去了成為禦史大夫或者丞相的機會,但從地位上卻一躍超越了丞相和禦史大夫,成為了朝堂之上僅次於衛青的第二號人物。

宣平裏的安陽君府如今已經改成了安陽侯府,而每天往來侯府送禮的馬車從黎明到黃昏都沒有停過。很快整個大漢帝國也都知道了,又一位少年侯爺崛起了,正如幾年前的霍去病一般,年僅二十有餘已經位極人臣。

而未央宮朝堂大殿上,霍光的席位已經被移到了衛青之下,對麵右側上首的兩個屬於丞相和禦史大夫的席位依舊空缺著。霍光也從右側的文官席位轉入到了左側的武將席位。

“如今京兆尹之位空缺,不知諸位有什麼好的人選沒有?”至霍光封侯已有數日,大大小小的,漢武帝也召開了幾次朝會,但這幾次都沒有討論丞相和禦史大夫的人選,卻不知今日為何漢武帝主動提出了京兆尹的人選。

京兆尹原本是霍光的職位,隻是如今他已經是大司馬平南大將軍了,再兼著京兆尹九不合適了。而杜延年已經代理了一年京兆尹,長久下去也不是個辦法。

“臣以為既然是京兆尹的人選,不如征詢平南大將軍的意見。畢竟以前是平南大將軍任著京兆尹,滿朝上下沒人比他更了解了!”一個霍光依然叫不出名字的千石官員率先說道。

隻見此人一說完,整個朝堂之上似乎商議好了一般的,紛紛低聲說道:“對啊,這人選非問平南大將軍不可啊。”

霍光眉頭微微一皺,京兆尹如此重要的職位,若是以往,不知道多少人掙著搶著,而現在滿朝上下也把他捧得太高了,似乎這些人就一副你霍光說什麼就是什麼的態度。

“既然如此,平南大將軍想必也有合適的人選了吧?”漢武帝的聲音洽和時機的響起。

漢武帝詢問,如此一來霍光便不得不躬身開口了:“既然陛下詢問,臣便不得不說。臣覺得京兆尹丞杜延年就很合適。杜氏一門幾代忠烈,杜延年又熟悉京兆尹事物,且年富力強,若說合適的人選,臣首推杜延年。”

霍光的話倒是不出眾人所料,誰都知道杜延年是霍光的左膀右臂。而後滿朝文武都將目光投向了杜周,看他的眼神都有些奇怪,看到如此杜周也隻能尷尬的一笑。因為杜周如今是禦史中丞,雖然禦史大夫空缺,他實際在行駛禦史大夫之權,可謂權柄厚重,但禦史中丞依然隻是一個千石的官員。而他的兒子杜延年成了京兆尹的話,反而一躍成為兩千石的重臣,地位還在做老子的杜周之上。

“杜延年,倒也是年輕有為,既然是平南大將軍推薦的人,就命他為京兆尹吧。”漢武帝爽快的答應了下來,似乎也是很給霍光的麵子。

“陛下聖明”霍光口中說著,人退回到席位上,心中卻是不由的一緊,漢武帝真的是給自己麵子嗎?似乎這幾日自己也太過順利了,順利到連他自己都有一種權傾朝野的感覺。這真的是聖眷正濃嗎?

隨後的朝議霍光也沒心思去聽了,恍恍惚惚的等著朝會結束。而後坐著馬車返回自己的府邸,剛到宣平裏霍光就看到自己府門前依舊車水馬龍,此情此景讓他不由得眉頭微皺。“告訴甄有財,以後這些送禮的、找門路的,無論是誰統統轟走,從今天開始侯府閉門謝客。”

廣內殿中,漢武帝正捧著一卷書冊看著,許久之後似乎漢武帝也覺得無趣了,突然出聲問道:“安陽侯府還是那般門庭若市?”

“回陛下,今日散朝後,安陽侯已經下令閉門謝客了。”江充如實的報告。

“對了,安陽侯曾上書為那個呂術求過封侯,明日便單獨傳召安陽侯和大將軍還有九卿去宣室殿吧。”漢武帝說著話便合上書冊將之置於高閣。

安陽侯府已經閉門謝客了,那些徘徊在外的人便很快離去。不過當黃昏十分,還是有幾輛馬車緩緩駛入宣平裏並停在了侯府門前。

“侯爺,楊仆、朱買臣、何遺回長安了,正在門外求見。”霍光獨自一人在書房中沉思,霍棠輕輕的敲響了房門,在屋外輕聲的說道。

“從側門領他們進來吧。”霍光猶豫了片刻,還是決定見一見這三人,不過卻沒有打開大門迎接。

片刻之後霍棠便領著三個人來到了霍光的書房外,而霍光也早就站在了屋簷下等著三人。霍光還是第一次見這三人,雖然一起經曆了那場南征之戰,直到此刻這主帥與部將才第一次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