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章 羌王與大倫(2 / 2)

在霍棠麵前霍光沒隱瞞什麼,甚至如此不為人知的一麵他都告訴了霍棠。誰也沒想到霍光幫助劉細君,竟是因為霍光在劉細君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樣子。

“我不懂......”霍光表麵上的話,霍棠肯定明白了,但是她過了許久還是說了一句我不懂。

“在我的幫助下,劉細君已經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而我的命運不知何時才能由自己掌控......”霍光看著霍棠,有些惆悵的說道。

這一刻與他在朝堂上的樣子截然不同......

隨後的一個月裏,整個大漢帝國再一次全力運轉了起來。從各地源源不斷的大軍向著長安城彙聚,無數的糧草輜重開始向著北方的要塞運送,整個長安以北的大地上,上百萬的民夫在忙碌著,這一切都在為皇帝的北巡做著準備。

而在大漢帝國的東麵泰山郡,這裏同樣彙聚了數以十萬計的民夫。泰山腳下憑空多出了一座大城,城中一座座府邸拔地而起,正是大漢諸侯在泰山腳下修建的府邸。

一個月的時間很快的便過去了,長安城的北城外。漢武帝一身戎裝,在宮廷禁衛的護衛下檢閱著眼前一眼都望不到頭的大軍。

三萬南征軍,一萬期門軍,兩萬三輔騎兵,六萬勳貴的仆從軍,還有五萬多的郡兵,這一次所湊足的騎兵數量竟然達到了接近十八萬,甚至高出了霍光所謀劃的十五萬之數,這一點不僅霍光和漢武帝大感意外,更是讓天下嘩然。

十八萬清一色的騎兵,這是自大漢立國以來都從未有過的超豪華陣容。

其中最為值得一提的就是,內亂平定不過三年的河內郡,竟然出動了整整一萬精騎。而河內郡也是唯一一個太守和都尉都隨皇帝南巡的郡。其它各郡都是都尉領兵,唯有河內太守東方朔是被漢武帝特指征召而來的。

漢武帝意氣風發的一馬當先,在禁衛的護衛下向著北方而去,在他的身後十八萬騎兵有序而動,大軍一路延綿竟然足足有百裏之遙!

就在漢武帝帶著十八萬騎兵浩浩蕩蕩北上,大軍還沒有出朔方郡的時候。隴西郡以西的羌人草原上,一座青石堆砌的城池聳立在積石山側。

這座完全由石頭修建的城池,風格完全不同於大漢,甚至與西南夷其它民族也大為不同,在這裏隻需要望上一眼,便能讓人感覺到蒼茫蠻荒的氣息。

石城之中有一座最大的居所,因為完全由石頭修建,無法修建出大漢那種寬闊的大殿。這座石殿之中此刻正坐著幾個人,他們身上穿著大漢紡織出的優良錦緞混合著動物皮毛的衣物。這些人皮膚黝黑發亮,頭上帶著狼皮帽子,整個人看上去給人粗狂野蠻的感覺。

一陣嘰裏呱啦的羌人語言,石屋內一個羌人將領甕聲甕氣的說著,他正對著居於中央的一個三十多歲,身材並不是特別魁梧的羌人男子說道。從衣服和發飾來看,這個居於中央的羌人男子應該就是如今的羌人首領倉央良原。

“首領,漢人皇帝已經帶著十八萬騎兵北出朔方了。匈奴的烏維單於傳話說我們可以開始了。”說話之人臉上有道長長的傷疤,從鼻梁一直到耳下,他一身壯碩的肌肉將衣服撐得高高隆起,仿佛身上的衣服快要被撐爆了一般。

這個有著傷疤臉的羌人正是如今羌人的第一勇士,也就是倉央良原手下的第一大將莽布羅支。傳聞他臉上那道傷疤是他六歲的時候,在草原上遇到野狼被野狼抓傷的,但是那一次年僅六歲的莽布羅支用一塊頑石殺死了那匹野狼。

“大倫,我軍該如何行動?”倉央良原將目光投向石屋的一角,在那陰暗的角落裏如果不仔細看,根本難以發現那裏竟然還坐著一個人。

羌人一直沒有建立政權,向來都是以部落的形式鬆散的存在著,但是自從倉央良原短短數年間強勢崛起,原本鬆散的羌人部落已經出現了大一統的局麵,即便倉央良原尚未稱王,但他已經是實際上的羌王了。

“隴西,這裏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西守可據河西漢軍,南下可入巴蜀,東進能夠直逼漢人的三輔之地。隻要我們占據了這裏,待到漢人皇帝與匈奴人在草原上兩敗俱傷,我們便可坐收漁翁之利。”角落之中傳出一個淡淡的聲音,這聲音沒有羌人特有的彪悍豪爽之氣,反而有一股濃濃的書卷氣。

這個被倉央良原稱作大倫的男子,仿佛對漢人地理文化都相當熟悉,而大倫這種羌人特有的稱呼,其意義便類似於大漢的丞相。

一縷陽光斜照到角落裏,神秘的羌人大倫終於露出了他神秘的麵紗。隻見這個四十來歲的男子身上穿著如同大漢貴族一般的大袖禪衣,頭發也打理的一絲不苟,被一頂精致的玉冠束縛在頭頂,第一眼給人一種翩翩儒雅的感覺。

如果不是這大倫同樣有著羌人特有的膚色,和有別於漢人的臉龐,任誰都會將他看作是一位漢人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