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草原之上,漢武帝與烏維單於幾乎同一時間收到了羌人撤兵退守雪域的消息。一方麵是漢軍與漢武帝的歡呼,另一方麵烏維單於則是遍體身寒。
從烏維的父親伊稚斜開始,不可一世的匈奴便已由盛轉衰,烏維今年剛剛繼位,原本也是想借著這次漢武帝北巡之際,與羌人聯合大敗漢人一次。不過無論是烏維還是都鬆若讚都沒想到,漢人中出了霍光這麼一個人物,硬是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裏,讓局勢逆轉甚至憑借區區三萬兵馬將羌人永困雪域高原之上。
匈奴與羌人生活習性幾乎一模一樣,一想到那讓萬裏疆域化為煉獄的瘟疫,不僅是烏維,大帳之中所有匈奴貴族都陡生懼意。
滿帳的匈奴貴族都看著正值壯年的烏維單於。當年伊稚斜已經將異己全部鏟除,短時間內這些匈奴貴族依舊是忠於單於的。
“退兵吧.....此時漢軍士氣正盛,再戰已無勝算,隻要我大匈奴的勇士還在,終究會有機會的......他們漢人不是有句話叫功高震主嗎?隻要那霍光不再受漢人皇帝重用,便是我大匈奴再次南下之時.....”
烏維有些不甘的說道,不過他卻看到了一些常人沒有看到的地方。當年伊稚斜還是單於的時候,烏維為左賢王,他與中行說也極為熟悉,更是從中行說那裏學到了許多漢人的文化,後來中行說死了,烏維依然花重金聘請了幾位漢人文士做幕僚。
漢奸這種人不是亂世所特有,隻要你出得起價值,再強大的盛世也會出現。當然也不僅僅是漢人中會出,任何人種都不會少,那些主動歸降漢朝的異族,在他們民族的眼中何嚐不是漢奸一類?
匈奴大軍悄然退走,漢軍大營之中爆發出了山呼海嘯般的呼喊。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天佑大漢,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大帳之中群臣對著漢武帝拜道,這一刻所有人心中都長長的鬆了口氣。
“安陽侯真不負安陽之名啊。還有李陵這小子也不錯,東方朔啊東方朔.....以前朕還沒發現他有如此能耐啊!”漢武帝也是心情極好,對霍光等人不吝讚揚之詞。
羌人死傷殆盡,殘餘被永困雪域高原之上,這是自大漢立國以來,對外戰爭中從未有過的大勝。
“陛下,安陽侯再次立下此等不世之功,是否應該讓其官複原職?李陵東方朔也應重重賞賜!”長孫劉進躬身對著漢武帝說道,他對霍光早已欽佩有加,心中也已默認霍光為自己的老師,借著這個機會他便主動為霍光請功來了。
“官複原職?”漢武帝下意識的說了一句,他這才想起霍光被奪職也快一年了,如今霍光又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官複原職都算不上多大的賞賜。
“封賞之事回長安再議,如今還有更重要的是要做,傳旨即刻大軍開拔,去泰山郡......”漢武帝突然話鋒一轉,將封賞之事暫且擱置,而後站起身來,下令大軍返回向泰山郡而去。
漢武帝不提封賞之事,自然沒人再說什麼,不過所有人都清楚這一次霍光手下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封侯,若是放在開國之初,霍光之功封個異姓王都綽綽有餘了。
不提漢武帝帶著十五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向泰山郡而去,此刻犍為郡與羌人交界地帶的崇山峻嶺之間,一隊足有三千餘人的騎兵隊伍正在山嶺間艱難前行。這支隊伍每一個人臉上都蒙著一塊白色布帛隻露出一雙眼睛在外,三千餘人悄無聲息,如幽靈一般行走在山間,而每一個人身上都有著厚重的血腥味與宛若實質的殺氣,隊伍所過之處顯得異常詭異!
“侯爺再堅持一下,翻過前麵的山應該就是犍為郡地界了。”隊伍最前方一個身材孔武有力的騎士,向著自己背後之人說道。
他的背上背著一個人,兩人身體用布條捆綁在一起,身後之人臉額頭汗珠密密麻麻,耷拉著腦袋整個身子都伏在前者身上。
“嗯.....可以摘下麵罩了.....這麼多天還沒死,看來我並沒有感染瘟疫。”虛弱的聲音響起,一隻手有些艱難的扯下麵罩,露出一張蒼白虛弱的臉龐,正是兩月之間轉戰萬裏的霍光。
“都取下麵罩,扔了......”為首的騎士同樣將自己臉上的麵罩取下,而後扔在了地上,並向身後傳令道。
霍光的這五千人,在羌人草原上進行了大大小小數十場戰鬥,倒在他們屠刀下的不下十萬羌人,雖說每一次都是幾乎一麵倒的屠殺,但這一月有餘的時間裏,依舊陣亡了近兩千人。不過相對於李陵和東方朔所部而言,霍光這裏倒是戰損最少的。
數日之前霍光突然感覺忽冷忽熱,而後渾身乏力,當時就把他給嚇了一跳,以為自己也被瘟疫所感染了,當時他以為自己難逃一死了,最後上官桀硬是將他背在身後,從草原之上一路狂奔回來。這樣過去了四五日,霍光發現除了他自己,隊伍中也並未有人再出現不適,而他除了原先的症狀也並沒有其它症狀出現,這讓他稍微鬆了口氣,至少是瘟疫的可能性不適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