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七章 劇終(偽)(2 / 3)

劉進微微一愣,這才想起。原本大漢的心腹大患匈奴,如今已經名義上向大漢稱臣了。“不知朝廷往後當以和策略對待匈奴?”劉進繼續問道。

“臣會在有生之年助烏雅一統匈奴,或可保兩族百年安寧。”霍光繼續說道。

“老師也沒有一勞永逸之法?”劉進有些失望的問道,匈奴是大漢心腹,兩族之戰已經延續了數百年,能一勞永逸徹底消滅匈奴或讓其永遠臣服是每一個統治者的願望。

“哪有真正一勞永逸之法.....即便羌人被困雪域,或許數百年後他們便能再次走下高原了。隻有自己強大才能保證不被超越,對於匈奴也不可能屠盡,不過有幾個方麵陛下日後需要注意一下。”霍光搖著頭笑著說道,一個人能夠看到幾年十年後已經很了不起了,能夠影響百年便可以稱為偉大了。至於更遙遠的變化誰也無法保證。

“請老師明示。”劉進恭敬問道。

“陛下需注意,嚴防胡人內遷,如今邊郡凋敝,不僅是大漢,連匈奴等部也舉步維艱。恐怕不久的將來會有大量外族歸附,陛下切不可完全以外族充實邊郡,此乃引禍之源,不可不防!”霍光神色嚴肅的鄭重說道。

“學生記下了!”劉進認真的說道,雖然不知道霍光為何如此警惕胡人內遷,但還是將之記在了心裏。

“即便真到了需要內遷胡人的時候,也需嚴格控製比例,漢民至少要兩倍於異族。請陛下務必謹記。”霍光深知後世那段數百年的黑暗時期是如何造成的,對於沒有發生的事他也無法掌控,甚至現在也還難以影響到那麼長遠,但是他也希望自己在劉進這個大漢皇帝心中埋下這顆種子,或許會對未來產生一些積極的作用。

“另外.....對於大漢周邊各蠻夷藩國,陛下可對其推行大漢文化,隻需徐徐圖之步步蠶食,毀去他們原本的文化與信仰,將他們徹底漢化。這個過程會很長很慢,不過隻要幾代人堅持下去,大漢將無外族之憂。這其實才是真正的一勞永逸。”霍光繼續說著,將他心中的一些想法說了出來。

以前的霍光在對於異族態度上,通常就是殺戮與驅趕。不過霍光也知道,這種方法隻是一時痛快,可解一時之患,卻無法根本上解決隱患。要想徹底解決隻有進行文化滅絕和種族融合,最後整個大漢疆域之下便再無異族,所有人從血脈靈魂之中都變為漢人。

“隨後臣會將這些想法整理出來,再呈給陛下吧!”霍光想了想,覺得這是一件很複雜的事,一時三言兩語也說不清楚,便覺得還是直接以上書的形式更好。

“好,今日的話,還有老師隨後的奏疏,學生會命人整理成冊,置於天祿閣中。自朕而起,《安陽王治國方略》將是大漢皇帝必須學習的內容。”劉進連忙表態,還要將霍光的布置和上書內容整理成冊,成為往後大漢皇帝必需學習的內容。

“陛下有心倒是臣之幸,那麼今日便到此結束吧,望皇帝往後好自為之。臣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便告退了!”霍光突然站起身來,向劉進說出了告退的話。

也不等劉進有何回複,霍光便轉身向著天祿閣外走去。他走的有些決絕,似乎根本沒有一句多餘的話要對這兩個弟子說一般。

“等一下....”就在霍光走到天祿閣門口,即將跨出去的時候,身後突然傳來了劉細君的聲音。

“怎麼?長公主還有事?”霍光停下腳步站在門口,他也沒有回頭,隻是背對著二人淡淡的問了一句。

“嗬嗬.....長公主......今日一別或是永別,老師真的那麼不願意最後叫一次我的名字?”劉細君看著霍光的背影,有些自嘲的說道。

“你們....好自為之.....”霍光最終還是沒有回頭,大步走出了天祿閣。

劉細君看著霍光遠去的背影,此時她的眼中同時浮現出幾年前,太學故園中那個與眼前一模一樣的背影,隻不過那時候的她,還隻是一個躲在梅樹後的罪臣之女。

霍光走出天祿閣,卻並沒有直接出未央宮,而是通過未央宮內的道路直接去了武台殿,這裏曾經是大將軍衙署的臨時所在,而現在隨著霍光成為安陽王,這裏也將不再是大將軍衙署了。

武台殿中依舊一片忙碌,不過與往日的忙碌不同,這裏的官吏也大多是在收拾東西。原本大將軍衙署中的官吏,兩日後都會跟隨霍光前往河西,也就是安陽國。他們作為霍光曾經的部屬,再留在長安做官已經不合適了,而朝廷方麵也不能放心的用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