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飄在南洋(1 / 3)

胡楚元人間蒸發。

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裏,顏士璋倒是留在國內,很早就到了上海,住在墉園裏,坐鎮在陳曉白、譚則雲、鄭錫泰……的背後,替他們拿主意。

此時此刻又該怎麼辦,顏士璋倒是很清楚的。

這種事情,說穿了還是官場上的惡鬥,他見識的太多了。

肅親王、李鴻藻、翁同龢雖然早早就獨善其身,看似和胡楚元擺脫了所有關係,可他們也有大把的證據握在胡楚元手裏,再說了,他們和李鴻章也是勢不兩立的。

他們還在等著機會呢。

胡楚元說了,他雖然輸定了,可他們未必會輸。

此時此刻的左宗棠和何璟是不能說話的,左宗棠可能還有些膽量和餘地,何璟是沒有的,一不留神,他的閩浙總督位置就要雞飛蛋打。

梅啟照同樣如此。

大家都在煎熬,隻要熬過了這一關,他們還是一手遮天的封疆大吏。

胡楚元呢?

沒有人知道他在哪裏。

他是不在乎什麼狗屁的駐美副公使位置的,連江南商行總辦的職務都被拿掉了,派一個更狗屁的鄭觀應上任,這是何等幽默的事?

李鴻章想乘機將江南商行控為己有,這算盤未必打的太響亮了點。

1883年1月17日。

時間過的如此之快,十幾天裏風雲變幻,隻有日本人和李鴻章、盛宣懷笑得出來。

胡楚元卻像是覺悟了。

他總算是想明白了,時候差不多了,他也該離開清朝廷那攤子渾水了,其實,從清朝廷不願意為他出頭責難日本政府時,他就知道,這個時代永遠都是******一場災難。

滿人的邏輯……絕對不是正常人可以理解的。

騰衝號並沒有去新加坡,半道改變航程,前往樂敦。

駛過江岸口,巨大的二等鐵甲船在熱帶雨林的江水中穿梭,速度很緩慢,繞過了幾個彎口後,胡楚元再次見到了那個樂敦鎮。

此時的樂敦早已不是三年前的景象。

沿岸分布著六座巨大的炮台,二十多門克虜伯火炮的炮口都是黑漆漆的,像是一群怪物,前方就是樂敦城,圍繞城郭,周邊分散著一望無垠的水稻田。

這是一個好地方,一年能種三季水稻。

樂敦城周邊還分散著十多個木寨,那裏駐紮著大量的軍隊。

這裏有人能夠認識騰衝號的來曆,很快最近的木寨上拉起了彩旗,其他木寨隨之效仿,無數的彩旗高高飄起,似乎都在歡迎騰衝號的到來。

在港口,十多艘戰艦上也掛起了彩旗。

這一次,騰衝號可以停靠在港口了,經過這幾年的建設,樂敦港已經成了擁有五千噸停泊位的大港。

在這裏,胡楚元倒是不用擔心日本的暗殺了,他挺高興的第一個走下甲板,陳善元和程廷華等人依次快步走下。

前麵,張靈普和劉寶貴等人帶著氣勢壯觀的歡迎隊伍,從木寨裏走了出來,浩浩蕩蕩的走向胡楚元。

隔著十幾步遠,張靈普就快步上前參拜,道:“屬下見過大人!”

劉寶貴等人也跪拜道:“我等見過大人!”

胡楚元將張靈普先攙起來,感歎道:“現在還算什麼狗屁大人啊,一個破鳥蛋的副公使!”

張靈普卻道:“大人還是大人,您至少還是咱們南洋公司的總製大人!”

“是啊!”

劉寶貴等人紛紛附和著。

胡楚元倒是沒有介意,讓大家一起回軍寨再說。

等他們在軍寨裏坐下來,張靈普就簡明扼要的將樂敦目前的情況說了一遍。

從1879年開始,胡楚元對樂敦進行投資,不斷改善這裏的居住和生活條件,從福建轉移過來的移民數量就在持續增加,目前有移民約7.5萬人,張靈普的赤旗軍有1.4萬人,劉寶貴的新港軍另有7千餘人。

赤旗軍主要負責守著樂敦,平時訓練,農忙的時候幫忙插秧種地,劉寶貴的新港軍主要是民兵性質,平時都在采礦、采金、冶銅、打漁,實際戰力有限。

在這裏,張靈普也辦了一所新港學堂,雜七雜八的什麼都教。

樂敦目前的土地規模要比福清縣大的多,主要的經濟支柱是采金、冶銅、水稻、木材、甘蔗、打漁、造船,日常還有些編織、手工,水稻田的規模很宏大,比福清縣的水田規模要大七八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