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歡這個名字。
這樣的戰馬在國內的數量還不多,陝甘寧兵團主要是用河曲馬、蒙古馬,新疆兵團主要是用焉耆馬,不足的地方才用蒙古馬補充。
李開鄴倒覺得無所謂,蒙古馬也有蒙古馬的好處,特別是在這麼惡劣的環境裏。
大雪卷著風沙,他帶著警衛連的數十名騎兵,一路冒著風雪前往托克遜縣,在托克遜縣最南端,天山腳下的那片大戈壁灘中,正隱藏著新組建的湖廣兵團第三十三師和第三十五師。
這兩個師的建製規模相對較小,都不足兩萬人,卻都是從湖廣兵團抽調的精兵,又從長沙、武昌、南昌三所陸軍學院抽調數百名湖廣籍青年士官進入補充。
這些人聚集在一起隻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培養中國第一支新式機械化兵團。
離著兵營還有數裏遠,李開鄴就已經看到了數十輛裝甲車在沙漠裏馳聘著,後麵有數百名士兵尾隨作戰。
由於現役的裝甲車數量還太少,為了培養足夠數量的駕駛操作人員,每一輛裝甲車都要承擔四個小組的實習演練,服役之後,這些裝甲車幾乎就沒有停止過運轉。
勒住馬,李開鄴用望遠鏡遠遠的觀望著,一眼看過去,三十多輛裝甲車根據不同的功能和型號分成三組,近兩個營的步兵縱隊跟隨在後麵。
領先在前的那輛白色裝甲車是第三十三師師長孫道元的座駕,他自己就是車長和觀望員,也在用望遠鏡觀望著周邊地形和裝甲部隊的陣型。
機械兵團的大規模作戰是一個正在解決中的大議題,涉及到人員素質、戰術規劃、後勤補給維修等各個方麵,陸軍總參謀院雖然已經給出了一套係統的解答,但還是隻是停在紙麵上,需要通過大規模的實踐檢驗。
李開鄴對此也沒有確切的答案,很多時候,他都會一個人默默地在腦海中進行推想。
目前來說,步兵機炮型裝甲車TZB-2是機械化兵團的絕對主力和核心,擁有速度快,機動性好,越野和越障性能優良,火力猛,裝甲防護平均等多項優點。
以TZB-2為核心,利用卡車和騎兵大範圍的迂回作戰,突襲對手的補給線,切斷對手最佳的退路,形成拱形的包圍圈,用速度較慢的自行火炮部隊,配合各團下屬的火炮縱隊進行火力覆蓋打擊,最後組織大規模的包圍攻勢,全殲對手。
或者是利用TZB-2強行突破對手的封鎖線和戰壕,將對手集團軍內部分割成多股小規模部隊,集中火力消滅兩翼部隊,逐一夾擊蠶食。
這是李開鄴腦海中推演出來的兩個比較合適的戰術,他認為,這也是機械化兵團最主要的作戰方式。
如果防禦裝甲和火力更為強大的TZA正式服役,那就要以TZA為主力核心力量進行突擊作戰,TZP負責配合常規火炮進行快速機動的集中火力炮擊,再由TZB完成包抄夾擊和切斷式攻擊。
同時,陸軍大規模的利用卡車、越野車、裝甲運輸車進行快速調動,圍繞裝甲車三大體係實施閃電作戰。
這當然是更加完美的機械化戰術。
快!
李開鄴相信,機械化兵團戰術的最大特點不是強悍的攻擊力和防禦力,而是“快”,閃電般的刺穿對手最重要的防禦點,真正的大規模作戰還是要由常規部隊來決定。
機械化兵團是不能停的,必須不斷進軍,不斷切割,不斷包抄對手,並要確保機械化部隊、騎兵部隊、常規部隊形成層次性的陸續、整體的推進。
第三十三師的小規模戰術配合演習漸漸進入尾聲,李開鄴才繼續騎著馬進入演練場地。
見他來了,孫道元立刻讓人駕駛自己的TZB-2型步兵機炮裝甲車迎接上來,相距還有十幾米遠,孫道元就彪悍的一躍而下,幾個大步就跑到李開鄴的麵前。
孫道元全身一挺的頓足敬禮,響亮的喝喊道:“第三十三師師長孫道元見過長官!”
三十七歲的孫道元是個大臉龐,皮膚粗糙,黑乎乎的人,性格果敢堅毅,看起來是個粗人,實則飽讀中外典籍,曾在德國進修過機械化工等專業知識,足可稱之為知識型的將才。
李開鄴拎著馬鞭回禮,仍然騎在馬背上,和孫道元問道:“培訓情況怎麼樣?”
孫道元答道:“報告督軍,我們第三十三師計劃列編80輛TA1,420輛TB2,110輛TP3,其他輔助車輛570輛,目前現役車輛補足率低於30%,不過,我們的駕駛人員和檢修人員都已經培養就緒……現在要是能將計劃內的車輛補足,我們第三十三師就可以直接上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