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1 / 3)

很多人說,巴爾幹地區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這個說法可以說正確,也可以說是不完全正確。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真正導火索是奧斯曼帝國的徹底衰落,這個大國再也不是歐洲從陸地向亞洲發展的障礙,甚至連帝國本身也成了列強窺欲的目標。

德國、奧匈帝國、俄國、法國、英國、意大利都急切的想要將手深入原先歸屬奧斯曼帝國的地盤,它們都一廂情願的相信這裏蘊藏著世界上最為龐大的資源。

這裏還有另外一個更厲害的利益——巴格達歐亞鐵路。

至少在這個時代,鐵路依然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運輸係統,雄霸著這樣的一條鐵路,也就意味著可以得到整個亞洲的資源,占據整個亞洲的市場。

當俄國暫停了海軍的發展,集中一切力量發展自己的陸軍,大量出口鐵礦石和石油換取外彙,用於武裝自己的陸軍……情況就開始變得更加棘手了。

上海會議就是為了討論這些問題,並最終確定中國在未來十年的海陸兩軍發展政策和指標。

經過了為期六天的討論,1906年3月21日,上海會議結束。

在這一次的會議上,胡楚元和國家軍事委員會做出了一係列的新決定——加強陸軍建設,確保對俄的長期壓製,同時繼續保證海軍在亞洲地區的霸主地位,在世界範圍內也需要保持在前三強。

根據這一原則,無畏級戰列艦隻建造四艘,不再增加新合同,退出中英關於公爵級戰列艦的聯合研製計劃,獨立進行益州級戰列艦的研製。

在完成無畏級戰列艦的聯合研製後,國內海軍製造業已經完全能和英國相提並論,特別是在新型汽輪機、無線電通信技術、聲納技術、無線電偵查掃描等技術上的研究和積累,國內已經能建造出比歐美列強更為優秀的巨艦。

胡楚元和呂瀚等人的意見相對較為溫和,魏瀚這些主要的技術專家則堅持單獨製造,也方便國產戰列艦在設計上就直接使用新的設備,而不是在生產之後額外增裝、改裝。

按照海軍的規劃,要在1910年之前擁有四艘益州級戰列艦和四艘宗遠級戰列巡洋艦,主炮口徑都為330mm。

在整個海軍的長期規劃中,海軍未來的主力艦隊群將以330mm口徑為主體,宗遠級戰列巡洋艦的排水噸位和益州級大致相當,都在2.1萬噸上下。

以無畏級、涼州級戰列艦為主體的305mm45倍徑主炮體係開始逐步成為第二梯隊。

魏瀚等人預計,海軍的主炮口徑未來還有可能增加到340mm,甚至是15英寸的380mm口徑,國內要加快研究計劃。

這一點,胡楚元是讚同的。

不過,就算是增加到380mm口徑,主力編隊仍然可以維持在330mm體係中,隻是要犧牲旗艦的射程優勢。

從現在開始,國內海軍將不再列裝新的15000噸級以下排水量的戰列艦,現有的8艘涼州級戰列艦保留,寧遠級則陸續出售給其他國家。

在保持75萬噸的中國海軍總排水量噸位的前提下,中國海軍要在經費允許的範圍內,在五年內完成更新換代的計劃。

當然,經費實在不足的情況下,胡楚元可以自掏腰包。

陸軍才是建設的重點,基本的政策很簡單,不管俄國陸軍軍費是多少,中國陸軍的實際支出都要維持在俄國1.5倍左右。

有些錢不能直接見賬的話,那就直接通過出售官股和政府公共資產來維持。

中俄遲早還是會爆發新的戰爭,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

胡楚元刻意通過法國資本在秋明地區大規模投資工業,特別是石油開采和加工業,目標也是要為新的戰爭做準備。

隻要戰爭一爆發,直接出兵奪取秋明,中國的大規模機械化兵團在中亞地區就有了一個取之不竭的石油基地。

考慮更為長遠的中俄決戰,在國家層麵,必須對新西伯利亞和巴爾瑙爾地區給予更大規模的投資,利用當地的礦產資源發展工農業,減輕戰爭中所麵臨的長途補給壓力。

當然,新疆大開發的計劃更為關鍵。

在軍事裝備上,350馬力柴油機履帶式重型主戰裝甲車及步兵裝甲車、125mm口徑的自行火炮、120mm口徑的新型迫擊炮、7.92mm口徑半自動步槍、11mm口徑重機槍、下配30mm榴彈發射筒的新型7.92mm衝鋒槍……等規劃中的新式武器係統都要加快研究。

新武器中的火箭炮、半自動步槍、飛機,三個工程要加快,化學武器和防禦措施的研究更要加強。

目前,新型的偵察機已經開始服役,在國內也設立了兩所飛機工程學院,係統而專業的培養技術工程師、飛行員、維修人員。

這隻是一個開始,胡楚元在上海會議中提出的要求很明確,海陸兩軍都設置獨立的空警團,不僅要有偵察機,還要有馬力更為強勁的轟炸機、戰鬥機,甚至是運輸機。

考慮國內,特別是淄博飛機製造廠在飛行工程上的研究長達十年,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和經驗,他的這一要求也不算過份。

至少可以這麼說,目前也就中國有單獨為飛機設計的航空發動機引擎,以及專用的航空汽油、專用的飛機鋁合金、錫合金、機關槍。

中國的軍費不算多,但要做出更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