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基金是一種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工具,它不同於銀行存款或國債,不能保證投資人一定獲利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開放式基金的風險有以下幾個方麵:

(1)投資開放式基金的風險。

[1]流動性風險。

當基金麵臨巨額贖回或暫停贖回的極端情況下,基金投資人可能無法以當日單位基金淨值全額贖回,如選擇延遲贖回則要承擔後續贖回日單位基金資產淨值下跌的風險。

[2]申購、贖回價格未知的風險。

對於基金單位資產淨值在自上一交易日至交易當日所發生的變化,投資人通常無法預知,在申購或贖回時無法知道會以什麼價格成交。

[3]基金投資風險。

開放式基金的投資風險包括股票投資風險和債券投資風險。股票投資風險主要取決於上市公司的經營風險、證券市場風險和經濟周期波動風險等;債券投資風險主要指利率變動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的風險和債券投資的信用風險。

基金的投資目標不同,其投資風險通常也不同:收益型基金投資風險最低,成長型基金投資風險最高,平衡型基金居中。投資人可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財務狀況和投資目標的基金品種。

[4]機構運作風險。

係統運作風險。

指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注冊登記機構或代銷機構等當事人的運行係統出現問題時,給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

管理風險。

指基金運作各當事人的管理水平對投資人帶來的風險。

經營風險。

指基金運作各當事人因不能履行義務,發生經營不善、虧損或破產等給基金投資人帶來的資產損失風險。

[5]不可抗力風險。

戰爭、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發生時給基金投資人帶來的風險。

(2)試探性投資。

新入市的投資者在基金投資中,常常把握不住最適當的買進時機。如果在沒有太大的獲利把握時就將全部資金都投入基市,就有可能遭受慘重損失。如果投資者先將少量資金作為購買基金的投資試探,以此作為是否大量購買的依據,可以減少基金買進中的盲目性和失誤率,從而減少投資者買進基金後被套牢的風險。對於很多沒有基金投資經曆的投資者,建議不妨采勸試探性投資”方法,從小額單筆投資基金或每月幾百元定期定額投資基金開始。如您有2萬元可投資,不妨第一次以1000元投資一隻股票型或偏股型基金,約1~3個月後,待您對基金投資有一定了解後,再逐步增加投資額。單筆投資1000元,即便投資損失10%,至多不過損失100元,傷害不大。此外還可嚐試每月定投300元,連續投6個月,由於分散時間投資,可能的損失將更低。總之,設定您可接受的風險度,這一步非常重要。

那麼如何在眾多基金中進行選擇呢?

[1]根據風險接受程度選擇。

如風險承受力較高,以偏股型為佳,反之則以混合型為好。

[2]選擇2~3家基金公司的3~5隻基金,以分散投資風險。

[3]選出好公司中表現優秀的基金。

如果過去3~12個月的基金業績表現比指數好,應該不會太差。但不論資金多寡,同時追蹤的基金不應超過5個,否則就不易深入了解每隻基金。何況基金本身持股就很分散,已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風險。

[4]買基金後還要堅持做功課,關注基金的漲跌,並與指數變動做比較,由此提高對基金業績的研判能力,此外還可登錄基金公司網站,收集基金持股資料及基金經理的觀點,提升對基金業的認識,幾個月後您也可以變成基金投資的專家了。

(3)巧妙應對基金的“套牢”。

投資者購買基金後,因各種原因而導致基金淨值跌破“成本價”的情況時有發生。投資者如果不能正視基金“套牢”現象,就難以實現基金“解套”的目的,從而喪失投資中的機會。其實,基金“套牢”是常有之事,投資者隻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就完全可以避免長期被套,或盲目割肉贖回,以下四種應對策略,投資者不妨在實際操作中加以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