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采取合理的投資方式控製風險。
按投入資金的方式不同,基金投資分為一次性投資和定期定額投資,但也有見機行事的投資方式。一次性投資可在對基金未來表現判斷準確的前提下進行;定期定額則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有利於攤低基金的購買成本,且能夠實現“小錢積累大錢”的計劃。 比較起來,定期定額對控製基金的購買風險更有效。因為,在很難判斷基金淨值的高低點時,運用定期定額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當然也可以采取比例投資法,即將所購買的基金品種按“三分法”分攤,1/3配置在股票型基金上麵,1/3配置在債券型基金方麵,而另外1/3則配置在貨幣市場基金方麵。當證券市場好轉時,對股票型基金的淨值上漲產生的收益及時按比例重新在三者之間調整,使原有組合始終保持在合理的比例上。這就等於將股票基金上漲中潛在的風險,及時地調整和化解,從而鎖定了基金的收益。當然,當股票型基金下跌,破壞了原有的組合時,可將貨幣市場基金及時調整補足股票型基金,而攤低股票型基金的購買成本。不過,調整組合不宜頻繁采用,且要在實現了一定的收益目標後進行。這種方式隻適合有中長期投資計劃的投資者采用。
[3]提高控製風險的能力。
一個人的能力是在不斷的學習中鍛煉和培養起來的。而在基金投資中所遇到的風險,也需要製定相應的計劃和提高能力逐步化解。如心理素質的培養,抗風險能力的壓力測試等,都是提高個人風險控製能力的關鍵。
(6)降低基金投資風險的其他方法。
[1]定期定投。
基金的定投——在固定時間(如每月4日)以固定的金額(如1000元)投資到固定的基金中。由於定投的投資時點是有規律的分散,同樣的金額在基金淨值較低時可以買到較多的份額,反之,在基金淨值較高時買到的份額自動減少。這符合“逢低多買、逢高少買”的穩健投資原則,長期下來,成本和風險自然被攤保
股票市場漲跌變化很快,一般大眾或投資新手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每日看盤,更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來分析判斷市場高點低點,因此無法正確掌握市場走勢。而基金定投則可以讓投資者無須擔憂股市的漲跌。
基金定投,免去了對投資時點的選擇,隻要在銀行約定好自動轉賬的劃撥賬戶和扣款金額,一切都可自動進行。
[2]組合投資。
市場反複無常,即使最優秀的基金,在短期的市場波動中,也有陷入低點的時候。為規避基金投資風險,投資者應該做好自己的基金組合。隻有組合不同風格、特點的基金,才能保證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既博取最大收益,又能有效規避風險。
組合投資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小組合,即在同一類型(如股票型)的基金中選擇不同投資風格的基金,這樣的組合能避免由於個別基金的投資失誤帶來的局部風險。另一種是大組合,即在股票型、債券型、配置型、貨幣型等各類型的基金中進行配置,主要為了避免某個基礎市場帶來的波動風險。
[3]巧用“稀釋減損法”。
投資開放式基金的人都可能遇到基金淨值下跌的情況,有的基金甚至跌破麵值,這時為了止損,許多人便忍痛贖回。可這樣的結果往往是,你把贖回的錢存成了穩妥的儲蓄,半年之後,你利息的年收益也就1.5%左右,可再看你贖回的那隻開放式基金,其基金淨值已經穩穩地站到了1元以上,算上你贖回基金的手續費,你整整損失了20%。所以,有的時候這種操作不叫“止損”,叫“增損”!
遇到基金淨值下跌,你完全可以換一種思維,不妨用一下“稀釋減損法”。假設你手中持有某基金10000份,目前已經從買入時的1元跌到了0.85元,經過觀察,你發現該基金有企穩跡象,並且認為該基金具有中長期的投資價值,這時你可以用每份0.85元的價格,采用申購的方式買20000份,增加持倉量,從而“稀釋”你持有該基金的成本。這樣,該基金上漲到0.9元的時候你就不賠不賺了,此後每上漲0.1元,你就會有3000元的進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