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迷信市場走勢預測
很多人都相信自己能夠預測市場走勢,隻是沒有找到正確的預測方法。1929年,每個人都相信歐文·費希爾的話:“股市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永久性的高點……”結果幾個星期以後,股崩發生了。伊萊恩·葛莎莉本來是個不知名的數字分析家。1987年10月12日,她預測說“股市崩潰就在眼前”。一個星期後,“黑色星期一”就降臨了。於是伊萊恩一夜之間成為媒體和投資者的寵兒,資金如潮水般湧向她的互助基金,不到一年就達到了7億美元。此外,她還開始發表投資業務通訊,而訂閱者很快就增加到了10萬人。這一切都得益於她對市場的那次準確預測。然而1987~1996年,伊萊恩所作的14次預測中,隻有5次是正確的。也就是說成功率隻有36%。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伊萊恩仍然保持了17年的媒體寵兒地位,為什麼?就是因為有很多盲目的投資者相信所謂的市場預測。實際上,真正成功的投資者預測市場的能力並不比普通人強多少。1987年10月美國股市崩潰前一個月,索羅斯曾說過這樣一段話:“美國股票飆升到了遠超國家基本價值的程度,並不意味著它們一定會暴跌。不能僅僅因為市場被高估就斷定它不可維持。如果你想知道美國股票會被高估到什麼程度,看看日本就知道了。”可是,一個星期後,索羅斯的量子基金隨著美國股市的崩盤而劇損3.5億多美元。他全年的盈利在短短幾天內被席卷一空。索羅斯自己也承認:“我在金融市場上的成功與我預測事件的能力完全不相稱。”投資不可避免地要對市場走勢進行評估和預測,但市場是千變萬化的,誰也無法準確預估將來的變化,所以不要迷信所謂的市場走勢預測。
2.迷信技術分析
市場接下來會怎麼發展?這是大多數投資者關心的問題。有的人希望圖表研究或者像相對強度、移動平均數這樣的指標來幫助他們預測市場的動向。許多投資者在尋找投資的普遍適用的公式,把這個公式輸入電腦,然後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坐等收益。市場很多時候不會按照既定的規則出牌,事實往往跟人們的願望相反,投資雖然並不是難於上青天,但也不是用簡簡單單的一個公式就可以完成的。所以也不要迷信所謂的技術分析。
3.“內部消息”是賺大錢的途徑
如果缺少對市場真實情況的了解和判斷,就算你有足夠的內部消息和足夠的資金,也可能在短時間內破產。索羅斯被稱為“擊垮英格蘭銀行的人”,在1992年用100億美元的巨額空頭,成功衝擊了英鎊,大賺20億美元。他靠的是什麼?“內部消息”嗎?不,是他對市場的觀察和分析,看出了英鎊瀕臨崩潰的跡象,通過他縝密的了解和對整體環境的宏觀把握才成就了這次狙擊,而非零零碎碎的所謂內部消息。
4.要賺大錢,就要冒大險
索羅斯很多次投資都是大手筆的,的確收益也很多,但他並不是一個瘋狂的賭徒,他的冒險並不是盲目的。成功的投資者都知道賠錢比賺錢容易,如果去冒大的風險,很有可能獲得大的損失,而不是大的盈利。因此投資大師們都有一個共同點:規避風險。賺大錢的願望是相同的,但是如何賺到大錢卻並不同。我們普通投資者要有大氣的態度,不過不能有傻瓜的大氣,否則吃虧的隻能是自己。
總之,要想獲得投資的成功,投資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念。遵循生存第一、賺錢第二的理念,不冒險,不迷信,通過自己的有效判斷,在投資市場裏實現自己的利益。
忠告2:把握它,總是在你認識它之後
■
對於基金投資,我們當然是想把握好它,為自己贏利。進行投資並不是僅僅隻要保住資本就可以了,如果是這樣,那還不如把資金放在銀行裏更穩妥。索羅斯雖然把生存放在第一位,但絕對不會放棄賺錢的機會,並且還會千方百計尋找甚至製造這種機會。對於普通的基金投資者來說,投資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收益,但不是任何人都能獲得投資收益的,有人賺錢必然會有人賠錢,有人投資成功必然會有人投資失敗。失敗的投資者往往沒有認識到對事物的深刻理解是成功的一個根本性先決條件。他們很少認識到盈利機會存在於他們自己的專業領域中。而成功的投資者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隻做自己熟悉的,投資於自己所懂的領域。其實要“懂”一樣東西需要時間和心血。對於投資基金來講,同樣如此。首先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懂”基金,起碼要弄明白到底基金是什麼,正所謂,把握它,總是在你認識它之後。所以我們要了解大家所認為的基金投資是什麼,它與其他的投資方式相比較都有什麼區別,它有什麼優勢……
基金是什麼
對於股票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不過基金這個詞,雖然現在很流行,但對於一些投資者來說,卻還是一個比較新的名詞。有的投資者還沒有弄明白基金是什麼,隻看到周圍很多人談論基金,聽人家說基金收益高,就跟著人家趕時髦去買基金。如果你隻是跟著別人瞎炒,要想獲利恐怕就有一定困難了。所以首先還是要了解一下到底基金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