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門檻較低
投資於基金不需要精深的專業知識,隻需了解基本的理財要領,幾乎人人都可以參與,隨時可以投資。基金一般隻需1000元就可以開始投資了,基金的定期定額投資更低,一般每月隻需幾百元。
忠告3:昨天的曆史,明日的走勢
■
索羅斯作出投資決策之前,會首先對投資對象進行詳細的調查,弄清楚它的過去和現狀,從而對未來的走勢進行分析。在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某一天,索羅斯的合作夥伴接到他的電話說:“下一步我們來研究一下東南亞。”他的夥伴馬上就想到,索羅斯的這句話絕不是隨隨便便說的,他一定經過了詳細考察和策劃,要在東南亞進行大的動作了。如果我們對基金產生了興趣,就該一步一步走近基金。了解什麼是基金投資,它的來曆和現狀如何?世界基金業的發展如何?我國的基金發展和現狀又是如何?索羅斯成功地預測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其玄機何在?經濟危機的爆發,往往是累積長期不穩定的情況所醞釀而發生。曆史的發展總會有一定規律可循,曆史的經驗往往可以作為未來的借鑒。正是我們所講的,昨天的曆史,明日的走勢。下麵一起來看看基金的曆史到底是怎樣的,從而為分析基金的未來趨勢提供借鑒。
基金業在世界是如何發展的
基金業在世界的發展經曆了以下階段:
1.由英國發源
基金是伴隨著個人理財觀念的發育和證券市場的發展而形成的一種現代投資方式。它發源於19世紀中葉的英國。當時,隨著第一次產業革命的成功,英國生產力水準得到了巨大的提高,資本積累迅速增長,國民收入大幅增加。國內的資金充裕,公債利率較低,投資者對國內投資缺乏興趣,紛紛在國外尋求發展。
但是,對於當時的海外投資者來講,這還是一處剛剛開發的處女地。投資者本人缺乏國際投資知識,無力管理自己的資本。將錢委托給一些不可靠的公司管理,風險非常高,常常有被騙的事情。對外投資需要進行嚴格的考察,不能盲目跟進,而且應盡可能將眾多小額資金彙集起來增強力量,共同運作、分散投資以減少投資風險。為了保障安全,投資者開始尋求值得信賴的人。由此,投資信托事業初步形成。
在這樣的背景下,1868年,英國政府出麵成立了專門投資於歐洲大陸、殖民地、美國的世界上第一家證券投資基金,即“國外及殖民地政府信托基金”,基金業從此逐漸發展起來。
2.在美國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經濟快速發展,國民所得大幅提高,國內的閑散資金逐漸充裕起來,這些資金的持有者希望尋求到更有效、風險更小的投資方式,於是證券投資基金在美國開始發展起來。隨著投資人的不斷投入,投資公司在美國迅速發展,由於競爭激烈,為了爭取客戶,經營風格偏於投機,投機泡沫終於在20世紀30年代金融風暴中破滅。後來美國政府頒布了一係列法律,規範投資業的行為。同時投資基金逐步在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傳播開來,呈現出日益國際化的趨勢。
3.擴散於世界
投資基金在國外已經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成為大眾投資的工具。基金專業化管理、分散投資的優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很快擴散到世界各地。現在基金的投資領域不再局限於某一國的金融市場,而是進入國際金融市場,尋找資金來源和投資目標,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資源配置,因此基金不僅影響一國的金融市場,還會影響全球的金融市場。隨著基金的發展壯大,原來主要由中小投資者參與的基金,現在有許多大投資者參加進來,基金的投資結構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呈現出大型化、規模化、多樣化等特點。美國單隻基金規模巨大,平均規模達到了9.05億美元,一些知名基金資產高達百億。如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後達到了100億美元。
現今,世界基金市場主要集中在美國、歐盟和以日本為代表的亞太地區。美國是最大的基金市場。美國共同基金資產1997年達到4.5萬億美元。其次是歐盟地區,在1997年中期,包括歐洲基金工會會員在內的19個國家的基金總資產達到1.7萬億歐洲貨幣單位。亞太地區是第三大基金市場,截至1996年低,投資基金總值7348億美元。
從基金業的發展趨勢來看,個人投資者越來越傾向於把資金交給基金公司來管理。總體而言,越是成熟的市場,投資者通過基金進行投資的比例越高。發展中國家投資基金的發展首先起因於這些國家經濟持續發展以及企業融資方式的轉變。經濟實力增強了,股票市場迅速發展,在此基礎上,基金業發展起來。
基金業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的投資基金起步於1991年,以1997年10月《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頒布實施為標誌,分為兩個主要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