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onprinz Rudolf:30、三劍客(2 / 2)

魯道夫接受起巴特亞尼的理論並不難。他有個舉世聞名自由浪漫的母親,時不時給他來個機會教育,最常見的是人人平等,然後是君主立憲,然後是男女平等。當然,有些論調跟他目前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如果人人都平等了,那麼就算是皇太子也要自己洗襪子。這個麼……便須得好好斟酌下。

埃雷梅爾.巴特亞尼伯爵是久拉.安德拉西的好友,與其說是他被皇後的魅力打動,更不如說是他相信自己好友的選擇。如果連精明聰穎的安德拉西都認為,選擇皇後選擇奧地利是一個明智的決定,那麼,他也可以相信,這是對匈牙利這個國家、對匈牙利人民最好的選擇。

貴族政治大抵如此。

****

“匈牙利確實是個很悠閑的地方。”說這句話的,是新近從維也納前來布達佩斯度假的瑞恩斯坦.司穆侯爵。他與妻子瑪蒂爾德公主也住在瑪麗公主的宮殿裏,於是瑪麗公主不免要煩惱她的宮殿忽然變得很是擁擠了。

“悠閑……你的視角還真是古怪。”亞曆克斯抿了抿嘴唇。作為皇後最基礎的擁躉和親信,他們結成了超越常人的深厚友誼。

“當然,我並沒有以你的角度來考慮。我是說——如果僅僅隻是來度假的話,匈牙利是個好地方。”瑞恩斯坦的眉宇間帶著一絲憂鬱,盡說著一些沒營養的話。似乎婚姻生活磨去了他的幽默感,也或許是因為,這次度假根本相當於短期流放吧?

皇後很生氣,對於帝國安全部長引發的這場席卷全國的政治風暴很不滿意。他的方向無可指摘,但是做事的手段過於激進,並且缺乏大局控製。這也是司穆侯爵以皇帝連襟之貴,也始終不能真正成為帝國支柱的原因之一。他缺乏成為一個政治家的覺悟,不堪重用。

他總顯得有些毛躁,急於求成,他具有軍史靈秀的才能,然而對於政治幾乎就是個門外漢。很奇怪,皇後的妹妹們幾乎都嫁給了對政治沒什麼領悟的人,他們可能是各方麵的一時俊傑,卻都對政治不甚了了。

恰好也在布達佩斯公幹的奧爾夫.哈利.馮.文斯特男爵適時的點了點頭,舉起酒杯表示讚同瑞恩斯坦的意見。這位巴伐利亞籍的軍械專家現在是帝國不可或缺的工程師,皇後一直都非常器重他,他也不負眾望的,在軍械事業上刻苦鑽研埋頭苦幹突飛猛進,成果頗為可喜。

三個人都避而不談皇儲遇刺事件的後續事件,然而眼下就在布達佩斯的魯道夫王子確實怎麼都不能忽略的人物。據稱,亞曆克斯接到的指示是,皇太子在匈牙利期間,他必須負擔起皇太子的安全保衛工作,不容有失。三個人都不算是政治敏感人物,亞曆克斯猜測,皇後此舉乃是讓皇儲遠離維也納這個風暴圈。匈牙利雖然仍然有針對奧地利的反對勢力,但同時也是最為擁戴皇後陛下的國家,匈牙利人對年少俊美的皇太子殿下十分熱愛,這是皇儲十分熱愛的國家,甚至有人猜說,假使有朝一日匈牙利真正從奧地利獨立出去,人們將不會反對由哈布斯堡家族的伊麗莎白皇後的孩子戴上匈牙利國王的王冠——最有可能的人選,當然就是皇後陛下的幼子,現年不過5歲的約瑟夫王子。

這是個相對複雜的問題。反對派們為此各自爭吵,有的人說應該采取法國現在的民主政府製度,有人卻說,激進的自由民主隻會導致更混亂的局麵,對國家和人民都是嚴重傷害,不如就選擇皇後的幼子,這樣奧地利將不會對匈牙利采取過激的軍事行為,也更能平穩過渡,如此等等。反對派中的反對派認為獨立後仍然選擇一位哈布斯堡家族成員成為統治者,無疑依然是換湯不換藥的奧地利統治,根本就失去了他們當初追求獨立自由民主的初衷,有人則大聲疾呼“穩定壓倒一切”。

政治家的本質其實都是自私自利的,真正所謂人民公仆,僅僅隻是口號而已。所有的人的思維都圍繞著自我利益的實現來運行,沒有例外。

身在匈牙利的瑞恩斯坦,不可避免會接觸到各方麵的拉攏、試探。人們都知道他是伊麗莎白皇後的親信,爭取到他就成了一項舉足輕重的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