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時最喜歡上語文課,尤其是高中。因為上語文課我就可以看小說、看散文,總之是課外的書籍。因為老師一般是不怎麼管我的,我可以盡情地看我想看的書。隻有看到許多同學因回答不出問題紛紛站立或是老師提出個問題全班都鴉雀無聲時,我這才會注意,趕緊放下手中的課外書,把精力集中在課堂上,因為我知道,這個時候老師肯定會問我。用同學們的戲言,稱我說的話就是權威答案了。
初中時的語文老師很注重學生對課文的朗讀與背誦,經常在課堂上讓我們分角色朗讀課文或是抽同學起來背誦課文,特別是古文。還製訂了頗有吸引力的獎勵措施:誰最先背下她指定的課文,就給誰加操行分。那時候,操行分對我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對其熱衷的程度,絕不亞於小學生爭小紅花。在大人眼裏,紅花啊、操行分啊,這些算得了什麼,真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真不明白自己的心肝寶貝為什麼將那些看得那麼重要,以致於都要神魂顛倒了。殊不知,這正是孩子的純潔可愛之處,正是其天真無邪之處。人就是這樣,入世深一天,就多一分世故;多一分世故,就多一分機智;多一分機智,就少一分純真;少一分純真,離自然也就越來越遠。
本來我就很喜歡背美文,尤其是散發著傳統馨香的古詩文,再加上操行分的“引誘”,我背起來自然十分賣力、十分投入,因此經常是第一個背完,博得個金榜題名,蟾宮折桂。還記得有一次,我用一個早自習時間就將《唐雎不辱使命》一文背得滾瓜爛熟。當我還有點搖頭晃腦地在全班同學麵前傾情演出時,教室裏頓時響起了掌聲。看著大家眼中流露出的驚歎、羨慕之色,我內心的高興之情自不在話下,差點就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了。
分角色朗讀課文,也是非常有趣的。往往這時候,同學們就變得異常活躍,課堂氣氛要多熱烈有多熱烈。站起來朗讀課文的,不自覺就進入了角色,扮演了書中人物。坐在座位上聽的,卻很難把自己熟悉的同學想象成為那書中之人。很多時候,還會有意想不到的小插曲發生,令人捧腹不已,難以忘懷。而這種情形的發生又多半是因為有了既尊且懼的老師加盟。師生同樂,自是其樂融融,不分尊卑,忘乎所以。
還記得有一次大家分角色朗讀《紅樓夢》中的“葫蘆僧判斷葫蘆案”。那一回,老師抽了平日班上一個十分調皮搗蛋的家夥來扮演賈雨村,一個平時很文靜的女同學當門子。由於這“門子”素來聲音極小,柔柔弱弱,大家就忍不住竊竊私語,不一會兒分貝量竟蓋過了“門子”。當“門子”念道:“這且別說,老爺可知這被賣的丫頭是誰?”由於噪音太大,講台上的老師沒有聽清楚,又見“賈雨村”也動了一下嘴巴,聲音極為微弱,根本不知道在說什麼,不由大聲說道:“大家不要再講了。”因又向“賈雨村”問道:“你讀到哪兒了?”但見這“賈雨村”頭一抬,發一甩,中氣十足,朗聲答道:“我如何曉得?”他這話一出,全班頓時哄堂大笑。怎麼也沒想到,這平時語文甚弱,看到古文就叫頭疼的大個子男生,這時竟會說出這種頗有水平的文言文來,真是佩服佩服。不由又為他的命運擔心,這不明擺著是跟老師過不去,公開挑釁嗎?果然老師已有些怒意,但還未發火,再次向他問道:“你究竟讀到哪兒了?”可他仍一本正經,聲音竟比剛才還要洪亮:“我如何曉得?”他說這話之時,還帶有搖頭晃腦之勢,宛若夫子。這下大家笑得更歡了。但不由心生奇怪,這個大個子雖說平日調皮搗蛋慣了,可也不至於在班主任老師麵前如此放肆啊?不覺再往書中看去。這一看,方才恍然大悟,原來門子說完後,賈雨村回答的正是“我如何曉得?”瞬間,大家更是肆無忌憚地大笑起來,有不少同學還笑岔了氣,頭貼在桌上,手按在肚上,嘴中說不出話,隻是不停地喘氣。老師也被笑得莫名其妙,不知其所以然。待到大家告訴她原委,她再往書上一瞧,自己也禁不住大笑起來,一腔怒氣頓時煙消雲散。她邊笑還邊摘下架在鼻梁上的眼鏡,用鏡布不停地擦拭,顯然笑出了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