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穿越國界(3)(1 / 1)

1942年,秋,郊外。德國東部叢林,天色暗淡,雷聲轟隆。兩年的學習讓我與世隔絕,沒有硝煙,沒有炮火。

戰爭是殘酷的,因為要死人,訓練更是殘酷的,因為是為戰爭準備的,一個民族的強大,靠人民的強大來成全。與其有了國家的強大就有了人民幸福的生活,不如說,隻有人民強大了,國家才能強大。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到現在的世界戰爭,近一個世紀的時間,中國就沒有消停過,世界也沒有消停過。在地球上幾乎找不到一個完整的地方,不是讓炮火炸得支離破碎,就是讓政治搞得烏煙瘴氣。有時候問自己,為什麼要戰爭,這個問題想得頭疼也沒想出來答案來,所以,根本不用想,這個年代,解決問題的方法隻有一種方式——戰爭。戰爭是利益的附帶品,而我們是附帶品的犧牲品。

滿臉迷彩,渾身偽裝,軍綠色加土黃色的迷彩作戰服,98K狙擊步槍,5發子彈,一部望遠鏡,一把軍刺,這是這次訓練的裝備,一次比一次少得可憐,一次比一次艱難。我在叢林裏慢慢爬行,像是怕碾死一隻螞蟻一樣的小心。每次野外生存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孤獨。這樣的孤獨能把人從這個世界上蒸發掉,沒有救濟人員,沒有說話對象,沒有可以消磨時間的工具,陪伴你的除了冰冷的槍之外就是冰冷的子彈,甚至除了槍和子彈之外,連食物都是多餘的。餓,你要學會忍耐;困,你要學會堅持。

記不清這是第幾次野外訓練了,第一次,一個日本倒黴蛋被蠍子蜇了,睜著兩隻瞎眼爬進蠍子的地盤了,而且還是一窩蠍子,臉腫得爹媽都不認識,5裏外就能聽到這家夥的慘叫。我以為誰中彈了,那家夥被抬回去的時候才知道是讓蠍子蟄了。沒人去同情他,戰爭讓我們已經很坦然地麵對任何痛苦,包括死亡,同情還是留給自己吧。

叢林裏生活著很多野生動物,讓炮火震驚得隨時會攻擊人類,這就是為什麼一些狙擊手會無緣無故地消失的原因,多半讓它們吃了。在深山老林裏,真正潛在的威脅不是同類,而是這裏的原始主人——動物。你有能力對付三個敵人,但你有可能對付不了一隻凶狠殘酷的狼或獅,任何一種動物對人類來講都是致命的。它們才是真正的叢林殺手,講究的是一招致命。我們研究人類的攻擊方式和特點,並加以練習和模仿,但動物的攻擊特點,人是模仿不來的,畢竟我們不是動物學家。人類無緣無故地闖入它們的地盤,侵犯了它們的領土,同樣會引來殺身之禍。說不定在你準備射殺敵人的時候,就會有一雙眼睛盯著你,真的被一條毒蛇、蟒蛇、蜥蜴甚至獅子老虎之類的大型貓科動物盯上,隻能說你倒黴。

蛇是美味佳肴,隻要熟練掌握捕蛇技巧,可以在叢林裏一直生活下去。歐洲有很多毒蛇,最有名的就是歐洲蝰蛇,這裏偏偏是蝰蛇的天堂。這片叢林危機四伏,想象不到的危險會隨時降臨在你麵前。

周圍全是參天大樹和茂密的雜草以及能把人肉拉下來的荊棘。這裏的蚊子能把你叮成篩子,偶爾還會有蛇從你身邊光顧,滿頭的蜘蛛網告訴我,周圍有很多蜘蛛在捕獵。眼睛隻要不受到攻擊,其他的一概不重要,我趴在一塊岩石後麵,四周安靜的隻能聽到自己的心跳。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諺語,“周圍安靜,說明有東西在打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