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柳城裏除了縣衙和吳老爺家之外最高的門樓,上麵清清楚楚地印著兩個字,孫府。能稱得上府的當然不會是小家小戶,可是這孫府的確不大。據說本朝開國皇帝南下江南時曾在柳城落腳,住的就是孫府。當時的孫府的確大的很,比縣衙都氣派許多,而聖上也是奔著孫家曾出過兩個侍郎的份上才來望望氣運的,說有文運,可是自從聖上幸此,孫家逐漸開始衰微,廟堂上的兩侍郎因直言被罷職一個,另一個也因此受了牽連。生意上也不複當年盛況。
孫府內宅,有個遠近聞名的書屋,裏麵藏書萬卷,種類繁多,是孫老爺子的私人書房。今天卻有三個人,一個當然是孫老爺子,還有兩個躬身站著。
“都查清楚了?”
“查清楚了。那女子本不是柳城人,原是黎城人氏,她男人得罪了當地縣令,被縣令強抓去參了軍,去了涼州,剩下一對母子,縣令怕事情鬧大,隻一心想解決麻煩,便派人把那個孩子活埋,又把這女人送給了吳四海,吳四海見女人長的漂亮,滿心歡喜,當即就答應納為妾。”
“那個孩子是死了倒是可惜了。吳家在柳城勢大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能找到這麼一個好苗子來當作後手也是不錯的。”
“那孩子的確是死了。老爺,據下人說,今天去吳家賀喜的盡是草莽賊寇和商賈小吏,出了亂子也是情理之中的,您看今天我們要不要······”他不往下說了,因為在場的誰都明白,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爭鬥,有爭鬥的地方就會死人,至於死的是誰可就不好說了。
“不必了,我們也不是試過一次兩次了,姓吳的年紀不大,倒是怕死怕得要命,以前都沒有成功,這次是他納妾的日子,他肯定更加防範了,就讓他再快活兩天吧。好了,你先下去吧,我也有點困了。”
“是,那孩兒先告退了。”因為他說的是“你”而不是“你們”,所以隻有這一聲告退。那個人當然還站在那裏,隻是直起了身子。
“燕先生,請坐。剛才孩輩在此,說話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先生諒解。”說完,這個年屆七旬的老人竟然親手捧茶遞給這個自始至終都沒有說話的黑衣中年人。
“請用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