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重踏“嬉皮之路”(1)(1 / 1)

4.

重踏“嬉皮之路”

從加德滿都到博克拉,不經意間曆經了一段“嬉皮之路”。尼泊爾曾是嬉皮士們的樂園。上世紀60年代,許多對現實不滿的歐美年輕人,稱尼泊爾為“人間仙景”,這些到東方來尋找精神力量的“花的孩子”,從歐洲的阿姆斯特丹出發,一路高唱著“加、加、加,加德滿都”的搖滾,經過阿富汗的喀布爾、巴基斯坦的馬甸、印度的果阿、尼泊爾的加德滿都,最後以喜馬拉雅雪山下的博克拉作為他們東方朝聖的終點站。

位於加德滿都杜巴廣場右側的奇異街,是上世紀曾經風靡尼泊爾的一條街道。也時常被人稱為“嬉皮街”,反倒原名要勒街(Jochne)已沒有多少人知道。

奇異街興於60年代中期,當時風靡全球的嬉皮士們闖入加德滿都,在這裏找到了他們的人間天堂。那些長發嬉皮士說著不同的語言,身穿印度教的白袍或佛教徒的黃色袈裟,滿身珠寶或是赤身裸體,冷漠或是熱情,消沉或是亢奮,他們崇尚自由開放的藝術,種種放浪不羈的行徑為保守的本地生活帶來了莫大衝擊,當時不少加德滿都的青年和僧侶也加入其中。

於是尼泊爾政府決心大力整頓,嚴格限製嬉皮士們的入境簽證,到80年代初,嬉皮人數銳減,加上全球的嬉皮熱已經逐漸消退,奇異街的風光不再。那些畫家、舞者、作家、神秘學者及街頭無所事事的人群紛紛離開了這裏。

今天的奇異街,還能隱約感受到昔日盛景的一絲魅影:這裏的舊貨店裏還有他們遺留下的複印畫以及“色情”書籍,還有加德滿都最便宜的旅店,這條街道雖然已經不再像當初一樣充斥著大麻和迷幻藥,充滿迷離和頹廢的氣氛,但街道兩旁許多燈火昏暗的小型旅館和酒吧、餐廳,仍然吸引著各國年輕自助旅行者的到訪。

作為嬉皮士心中的“麥加”,博克拉也曾經見證了一段特殊的“嬉皮”史。那時,博克拉的佩瓦湖畔,到處都是嬉皮士們搭建的帳篷和簡陋的旅店。他們終日吸食大麻,同時與雪山、碧湖為伴,欣賞美景、放逐靈魂,在博克拉原始本真的當地文化中完成他們對工業社會的逃離。如今,美國“銀子彈”樂隊《加德滿都》的歌聲已經不再飄揚,通往加德滿都的嬉皮之路已經荒蕪,隻有安靜的安納普爾納雪山白雪依舊。

而我,一個疑似的“嬉皮”也算不上,重踏一段“嬉皮之路”,純屬偶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