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巴格馬底河邊的葬禮(1 / 1)

3.

巴格馬底河邊的葬禮

加德滿都市東五公裏的濕婆神廟,是印度教中最重要的廟宇,每天都有來自印度和尼泊爾的信徒前去朝拜。尼泊爾的聖河巴格馬底河,就從神廟中間穿過去,在下遊連接了印度的聖河恒河。

我們到達濕婆神廟的時間剛好周末的傍晚,趁著陽光,還有很多尼泊爾人在河水裏沐浴淨身。

“荼毗”是印度教的重要儀式。在尼泊爾,不論任何身份的人,都以死後能得到荼毗為榮,能在聖河巴格馬提河荼毗是許多信徒一生最終的願望。巴格馬提河源自喜馬拉雅山,尼泊爾人相信喜馬拉雅山是天堂的所在,來自天堂的河水可以幫助凡人消除孽障。

正如廟內主供神--濕婆神在印度教義中既掌管生又掌管死一樣,濕婆神廟的一部分是進行“荼毗”儀式的相關建築,而另一部分則是河岸山坡上主供的“靈甘”神龕。“靈甘”象征生殖器官,是印度教中生殖崇拜的體現。樣子像是石磨,上麵是圓柱體,下麵有一個圓盤,據說結婚後久未生育的婦女鑽到神龕中虔誠祈禱,然後再抱著石磨狀的“靈甘”推行,可求得生兒育女的夙願實現。另外,一些年輕人談戀愛的時候,也喜歡到這裏來,象征兩個人能夠長相廝守,幸福美滿。

相對象征生的“靈甘”,舉行死人的“荼毗”儀式時,尼泊爾人並沒有太過悲傷的場麵。死亡對他們來說顯得非常淡然,因為他們認為死人在“荼毗”過後,骨灰撒入聖河之水,靈魂便能脫殼進入神界,這便又是生的開始。

我們到達的時間,有幾處焚燒台上的荼毗儀式已經進行完畢,有人正用竹竿將荼毗後的灰燼推入巴格馬提河裏,任其順流而下。一些人跳入聖河,在河水中沐浴。此時,在岸邊另外一些焚燒台上,木頭已經搭建完畢,一些屍身已被送來,新的荼毗儀式即將開始。

荼毗,簡單來說,就是按照印度教相應的儀式,將死者放置在木頭上焚燒。當死者完全燒成骨灰後,就全部推進巴格馬提河裏。死者的親人紛紛跳入聖河中沐浴淨身,他們迎著夕陽捧起一捧聖河之水澆向自己的頭頂,進行祈禱,“荼毗”就算進行完畢。這時的人們會認為,荼毗之後,死者的靈魂已經隨著巴格馬提河的河水流進了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