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自序(2 / 2)

其三,對錯誤信息“撥亂反正”的專家。網絡上的用藥信息常常魚龍混雜,網友們霧裏看花難辨真偽,幫助他們撥開迷霧也是我在微博上常做的事。用藥信息畢竟與八卦信息不同,八卦信息讀讀也就罷了,但用藥信息是會被實際用到身體上的,一旦網友將錯誤的用藥方法用到自己身上,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例如網絡上經常會出現類似“90後媽媽的愛心小藥箱”之類的帖子,這些常常是一些不具有專業背景的熱心媽媽以愛的名義傳播的信息,裏麵的內容錯誤百出,卻受到很多人追捧,這很可怕。針對這些錯誤信息,我常常要逐條進行“撥亂反正”,並且不斷提醒網友,藥品是專業性非常強的產品,如果不具有專業知識,隻有熱心,是不應該給別人提供用藥建議的。專業的事情應該由專業的人員來做,老百姓也應該盡量從專業人員那裏獲取信息。也就是說,想獲得用藥常識,需要找藥師;想獲取育兒知識,去找兒童教育專家。媽媽們個人的用藥經驗,大部分時候是不具備專業參考價值的,適合她寶寶的病症不一定適合你寶寶的病症。經過我在網絡上不斷呼籲,關注我的網友慢慢就有了理性的思維,不再輕易相信各種不靠譜的用藥信息了。

其四,緊急情況下的“救火隊員”。“藥師,某某藥該怎麼吃?急!”“藥師,我哪裏不舒服,該吃什麼藥?在線等!”“藥師,我的寶寶誤服了某某藥,該怎麼處理?”我的微博上,每天都有很多類似的求助留言。這個時候,我擔當的角色便是“救火隊員”,澆滅他們的焦慮之火。能直接指導用藥的便直接給出意見,對於不適合指導病人自己處理的疾病,便會及時建議病人去看醫生。

我相信,這本書同樣能擔當起上述四種角色,如果您遇到用藥問題,請記得拿出這本書尋求幫助。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本書不能取代醫生,不能取代醫生作的診斷,也不能取代醫生提出的治療方案。這本書的目的在於普及用藥常識,更新大眾用藥觀念,希望大眾能有理性良好的判斷力,在就醫的過程中能經常向醫生提出問題,真正參與到對自己疾病的治療決策中。

冀連梅2013年10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