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他從未來過長安,隻是與朝中諸公卿大臣接觸了這麼幾日,也足夠他看清楚一件事的了。
——霍光後繼無人!
——霍光有子,但是,僅有一個子男,而且,那位名禹的子男……並不成器……
——至少,無論是霍光的親信,還是他的郎婿、外孫,甚至甥婿……都不曾對那位公子表示出相當的敬服。
——最重要的是,霍光對此也沒有任何的表示。
——霍光並沒有刻意地培養自己唯一的嗣子……
——沒有委以重任,也沒有授以高位……
龔遂對此很奇怪,但是,隻看這一點,便至少可以明確一件事——霍光的確沒有不臣之心。
——當然,霍光對自已的權位並不是不看重,但是,既然他沒有不臣之心,也沒有什麼人可以在他之後接替他的位子……
——為君者又何必多做什麼呢?
……
同僚多年,龔遂說得再如何隱晦,安樂也不可能完全不明白的,隻是,安樂也有自己的想法。
“大行皇帝十八加元服……二十一歲登遐……”安樂又將聲音壓低了一些。
龔遂一怔。
就如安樂不會不明白龔遂的意思一樣,龔遂對安樂的想法也並非毫不理解。
——大行皇帝是先帝所立,尚且如此早卒,又無子……
——連王吉那樣正直之人都說霍光“惟思可以奉宗廟者”,對大行皇帝卻不著一字……
——劉賀又會如何?
——霍光對劉賀會比對大行皇帝更看重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安樂很清醒地看到了危險,甚至於,他都覺得,劉賀的焦躁並非毫無道理。
——從最初的征立開始,霍光,甚至霍光的親信之人,對劉賀就缺乏最起碼的尊敬!
——他們不曾真的視劉賀為君!
安樂不相信龔遂就沒有感覺!
——隻是,之前,最起碼地,在禮儀上,從霍光以降,所有人都不曾錯過半分!
——現在,若是,行事那樣的嚴密的霍光,卻對謁高廟……隻字不提……
安樂看著龔遂的眼睛,再次一字一句地道:“君記否?大行皇帝加元服後,大將軍未曾歸政……”
——未曾歸政……
——也許,很多人為此慶幸。
——那位皇帝加元服不過三年就崩殂,若是當時霍光歸政了,想必,現在少不得又是一通變故。
——如今卻是沒有這樣的問題……
——這樣的想法也沒有錯,但是,再細想一想,霍光當年不歸政是不是因為不需要呢?
——如果當年是不需要,那麼現在呢?
龔遂沒有再說話,垂下眼向安樂行了一禮,便徑自離開了。
——他們誰也說服不了誰……就不必再說了……
又等了三天,見漢的公卿大臣對謁高廟都是隻字不提,安樂請見了皇帝。之後,劉賀正式下詔,征昌邑官屬皆至長安。
隨後,劉賀開始對已經在長安的昌邑諸臣拜官,多是超擢不說,還有不少都是極引人注目的要職。
——比如,昌邑相安樂遷為未央衛尉。
霍光對此未置一詞,劉賀的詔書都很順利地頒下,一時之間,朝野一片嘩然,而長安諸官屬也開始出了昌邑舊屬的麵孔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