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同心(1 / 3)

——孝昭……

聽到這個諡時,張安世訝然抬頭,看向長跪於劉賀麵前的霍光。

張安世真的沒有想到,霍光會給劉弗陵這樣好的諡。

——諡,行之跡也。

——諡之為言引也,引烈行之跡也。

——生有爵,則死有諡,言人行終始不能若一,故據其終始,後可知也。

——諡,明別善惡,所以勸人為善、戒人為惡也。

諡不是可以隨便定的。

——孝,那是漢之傳諡,每個皇帝都有,不過是為了表明敬祖之意,沒有什麼好說的。

——昭,這才是獨屬於劉弗陵的諡。

——昭,日明也。

——《詩.大雅.雲漢》:“倬彼雲漢,昭回於天。”

——《楚辭.大招》:“青春受謝,白日昭隻。”

……

——“昭”字顯然是褒意的……

——而且,還是相當不錯的褒意……

……

——霍光居然應了?

張安世覺得十分神奇,幾乎有些懷疑此時站在殿中的這位是不是霍光了。

不過,大典之上,張安世再奇怪也不會失儀的,因此,他隻是看著霍光回到自己的席位,再拜之後起身而立。

因為位次的關係,霍光一直背對著張安世,自然是沒有什麼特別的回應。

張安世還在思忖,太常已經再次跪而請言:“哭!”

緊跟著,大鴻臚傳哭,十五舉音,止哭。

止哭之後,太常按禮行遣奠,隨後再次請哭止哭。

至此,皇帝與群臣各就其位,隻等時間一到,就正式發引。

之前的儀式已經耗了不少時間,因此,眾人並沒有等太久,就聽侍中傳漏——晝漏上水。

治禮上前向皇帝請發,等皇帝說了“可”之後,先由禦史大夫將車引轉,隨後,太常再次跪請皇帝:“請拜送。”

皇帝跪拜,載有大行皇帝之柩的車便緩緩啟動。一時之間,陵前一片哀聲。

此時,載著天子之柩的車前,馬已經卸開,而是著白係參繆紼,長三十丈,大七寸為挽,由三百人分六行,執綍而行,一路上,還要不停唱敘哀之聲,也就是挽歌。這些都是公卿子弟,皆素幘委貌冠,衣素裳,旁邊還有校尉三百人,皆赤幘不冠,絳科單衣,持幢幡。其中,候司馬丞為行首,皆銜枚。羽林孤兒、巴渝擢歌者六十人,為六列。鐸司馬八人,執鐸先。

這時,大鴻臚設九賓,隨立陵南羨門道東,麵向北;宗室、諸侯、外戚在道西,北麵東上;中二千石、二千石等在九賓之東,北麵西上。皇帝白布幕素裏,夾羨道東,西向如禮。容車幄坐羨道西,南向,等到車到了陵前,當坐,南向,中黃門尚衣奉衣就幄坐。

車少前,太祝進醴獻如禮。這一次是丞相楊敞在大行皇帝的柩前跪前:“大駕請舍!”

隨後,太史令自車南,北麵讀哀策,掌故在後,已哀哭。自然地,太常也再次跪請皇帝:“哭。”

大鴻臚也再次傳哭如儀。

一片哀聲,丞相再次跪請:“請就下位!”隨後,東園武士將天子之柩奉下車。之後,丞相再次跪請:“請就下房。”之後便都導東園武士奉車入便房。

天子之柩被送入黃腸題腠的便房之中,隨後,由禦史大夫、太史令入便房奉諡策、哀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