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救濟點的路上人來人往,行人神情不一,有人雖然一臉菜色但是笑意盈盈的,有人神色焦急的四處張望,也有人皺著眉頭和旁邊的人低聲咕噥著……
陳媛和張敬瑾待了一會就打算離開,一是因為坐在車子裏得到的消息有限,救濟點外的那些士兵還一直盯著這邊,這讓兩人覺得自己像是犯人;二是考慮到低溫對汽車性能的影響;三是因為太晚了天氣可能會有什麼變化,趁著現在風雪小回家更安全。
張敬瑾剛要踩油門,就聽到有人大嗓門的喊道:“你跑什麼啊,是麵子重要還是命重要啊!”
倆人循聲望去,就看見救濟點的門前一個高大的婦女正大步追著一個佝僂的男人。兩人還拉拉扯扯,爭執不休,旁邊圍著兩三個人在勸說著,最後那個男人拗不過婦女,連拉帶拽被拖回救濟點大廳裏。
陳媛耳力很好,婦女的聲音也不低,便零星聽到那個婦女說的一些話。
“雖然咱們不屬於被救濟人員領不到東西,可是還是有機會的,這可是那個接待的人說的。”
“有什麼不好意思,麵子能管飽?能讓你穿暖?咱們是憑自己雙手雙腳養活自己,有什麼丟人的。”
“你沒聽那個人說啊,這叫做以工代賑,就和以前一樣,幹活然後按勞分配,做多少,拿多少,東西可不是白給的。”
“你看那些漂亮的工作人員沒,他們也很我們一樣,參加那個什麼計劃,然後按照技能和能力分配工作。你看,人家現在過得多好,一個個紅光滿麵的!”
“走走走,要是遲了,就分不到什麼好工作了,哎呀,你不想幹,想幹的人多的是呢,走快點。”
短短幾分鍾的爭執對話,透露出了不少的信息。以工代賑是金陵市ZF的救濟計劃中的另一個措施,它與最低保障救濟是一同進行的。最低保障救濟就是設立救濟點發放一定量的救濟物資給生活艱辛的百姓同,這個方法受益麵有限。金陵市人口幾百萬,每個人生活質量也不同,想想也不可能每個人都能領到生活物資。而ZF手上的物資其實也不多,隻能保證那些處於生存線下的人能有一口吃的、能活下來。
為了應付自然災害和意外情況,保證國民經濟的順利,國家會進行物資儲備。可這幾年國家並不太平,各地天災人禍不斷加上經濟危機、通貨膨脹,為了保證民生,物資的儲備量自然會不斷減少。而且ZF裏蛀蟲也不少,倒賣陳化糧的事情還被爆出來過。
人命關天,最低保障隻能保證整極少數的人生存,可是那些不在救濟範圍內的人就要被拋棄嗎?當然不。
要設立救濟點除了需要大量的物資、寬敞的場地、必要的設備還要有足夠的人手。每個救濟點至少都要幾十個工作人員維持正常的工作,審核資格、發放物資這樣的工作可不能馬虎,既不能讓人多領冒領也不能讓該領的人拿不到應有的東西。全市26個救濟點,算下來得需要不少的人手,物資全部發放完要持續很長的時間,這樣的天氣和情況,速度再快也少不了一個月啊,總不能就一直調派ZF機關單位的人吧,以工代賑的方法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除了招聘救濟點的工作人員以外,清掃道路積雪,探測城市道路地下空洞,醫院臨時護工,食品加工廠車間的流水線工人等等,這些工作崗位也很需要人手,所以在救濟點設立的同時也在全市招募人手。
招聘的消息和救濟信息是交錯播放的。陳媛他們在車子上看到那些人清掃道路兩旁積雪的人就是參加了以工代賑計劃,努力工作想要換取物資的人。
陳媛和張敬瑾出來逛了一圈,雖然在救濟點那裏被士兵當作別有用心的人一直防範著有點鬱悶,但是大體很順利,等到那場爭執結束,兩個人就打算再順路去超市看看,就直接回家。
“瑾哥,你覺不覺得現在的金陵像是恢複到幾十年前按勞分配的時代。ZF提供不同的工作崗位,有能力的人就可以在街道辦報名參加,付出了勞動然後得到工薪點,憑著工薪點可以換取物資,特別是工薪點,像不像以前的工分、糧票。”陳媛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忽然轉頭,對張敬瑾說出這番話。
張敬瑾笑著說:“嗯,確實有點像。但是和以前還是有很大差別的,現在是自願報名並不強製,存款多的還是可以在超市裏購買消費。工薪點更類似於一種積分,記名而且隻能在街道辦和救濟點這兩處換購各種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