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登上巔峰(2 / 2)

李儒沛再次微微搖頭,突然成為了大唐的皇上,他還需要時間適應,今後的一切都會發生改變,包括待人處事的態度等等。

李儒沛不會想到,他如此鎮定的態度,讓身後的文武百官有了不一般的感悟,誰也沒有想到,皇上能夠如此的淡定,看不出絲毫的誌得意滿,而且舉手投足都是那麼的穩重,畢竟皇上的年紀也不大。

“朕曾經深惡痛絕宦官幹政,不過這宦官幹政,也不能夠完全怪罪你們,從即日起,朕立下規矩,宦官不得幹政,所有牽涉到政務之事宜,朝廷之事宜,宦官不準參與,不準議論,違者立斬不赦,尚書省明日在大明宮和皇宮立下鐵碑,上書宦官不得幹政,此鐵碑要世代流傳下去,讓子子孫孫都記住。”

“隻要你們不違背這條鐵律,朕可保你們性命無虞。”

李儒沛說完之後,抬腳朝著宣政殿的方向而去。

身後的官員,看著依舊跪在地上的宦官,說不清楚內心的滋味,從今之後,宦官幹政的事情,將徹底消失了,至於說宦官跋扈的事情,更是不存在了,皇上立下了這條規矩,恐怕不要多長的時間,宦官就會消失了,試想一下,無錢無權傷害身體的事情,誰會去做啊。

走進宣政殿,看著上麵的龍輦,李儒沛的眼睛裏麵迸射出來一絲的光芒。

以往都是太監服侍皇上的,不過大明宮的宦官,全部都跪在外麵,因為皇上尚未開口要求他們起身,沒有人敢於起身。

李儒沛長長的出了一口氣,慢慢朝著龍輦走去。

能夠進入到宣政殿裏麵的人不多,高馳邦、崔慎由、王審知和鄭延昌等寥寥幾人,其次就是李儒沛的親兵了。

坐上龍輦的時候,高馳邦等人再次跪下了。

“崔慎由,讓外麵的文武百官都進來吧,朕有話說。”

不一會,宣政殿裏麵跪滿文武大臣。

“你們都是大唐之臣子,京城長安乃是大唐之中樞,不能夠停止運轉,否則大唐將陷入混亂之中,四品以下官吏,按照原來之要求,繼續署理政務,等候朝廷之敕令,四品以上官員,待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考核之後,酌情任用。”

“朕可以既往不咎,但有一點你們必須要明白,朕最看不慣的就是依仗權勢的貪墨和跋扈,不為朝廷做事情,不為老百姓做事情的官吏,每日裏想到的就是如何的撈錢,如何的謀取利益,這樣的官吏,不僅要遭遇到淘汰,而且要遭遇到懲罰,朕不管你以前是什麼官職,發現這類情況,一定嚴懲。”

李儒沛已經成為了皇上,寢宮自然就是在大明宮之內。

不過還有一些事情需要處理,很具體的事情,譬如說皇後娘娘和那些嬪妃皇子,外麵跪著的宦官等等,如何處理這些事情,李儒沛沒有那麼多的耐心。

他將這些事情,全部都交給崔慎由去處理了。

接下來他需要思考了,既然成為了皇上,那麼維持龐大的中央機構,維持大唐正常的運轉,就是最為重要的事情,四品以上官員的任命,他是必須要牢牢的握在手裏的,這是任何人都不能夠撼動的,其次就是鐵血軍的駐紮事宜,北方藩鎮的問題,還有他那個已經退位的叔叔李儇,這些都不得不考慮。

當然最為重要的,還是讓南方道大行台府的官吏迅速到京城來。

李儒沛的第一道詔書迅速朝著襄陽而去,遺憾的是他的這道詔書,上麵沒有辦法加蓋玉璽,因為玉璽已經被楊複恭帶走了。

襄陽,南方道大行台府。

盡管說春節臨近,崔安潛和鄭從讜等人,根本沒有時間考慮,他們密切注視來自於京城長安的消息。

李儒沛的詔書抵達襄陽,王府和大行台府都轟動了。

早就做好一切準備的崔安潛,立即開始行動起來了。

王府裏麵所有人,必須要到京城去,李儒沛已經成為了皇上,那麼王府之中所有人,就要進入到大明宮,其次是南方道大行台府所有的官吏,除開留下少數人在後麵收拾之外,其餘人都要到京城長安,李儒沛已經是皇上,南方道大行台府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再次就是告知節度使,安排好一切事情之後,迅速啟程前往京城,他們必要要在最快的時間之內拜見皇上,這是不能夠免去的一道程序。

十二月二十三日,王府所有人在鐵血軍護衛之下,朝著京城而去。

十二月二十五日,大行台府官吏離開襄陽,朝著京城而去。(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