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千年之咒(1 / 3)

出了甬道是一用石塊砌成的九級石階,每級都是人工在整條巨石上鑿砌而成,邊緣處較粗糙,呈四十五度向下延伸。‘九’為陽數的極數也稱為虛數,即單數最大的數,於是多用九這一數字來附會王者,春秋、戰國時期的墓室中九級石階是外室連接內室之用,同時也寓意陵墓的王者建製和由極陽轉至陰的次序過程,一般在九級石階之後當為墓主棺槨停放之所。

從甬道內出來的太平軍由九級石階上連滾帶爬落到後室之中,全都灰頭土臉,氣喘唏噓的坐在地上,這些個人跟隨那王營官出生入死,刀林劍陣的和官軍作戰,平時裏做的就是見血的買賣,多數都是膽大妄為之人,但這次看到和自己生死與共的兄弟頃刻間斃命,而且都死的那麼慘,不免心生慌亂,墓室內黑暗陰潮,空間相對狹小,人在這種環境裏免不了神情緊張,一個個都蠟黃的臉。他們多數為鄉下窮苦農民出身,因為混不下去為生計投了太平軍,打仗歸打仗若說起盜掘古墓卻都是門外漢,而且這些農民腦子裏傳統觀念深厚,也都聽過盜墓遭報應死無葬身之地一說,這時候都已經心神俱裂。膽小的眼淚鼻涕都流下來了,嚎著嗓子喊著“救救俺.....俺還不。。。。想死....死....”.還有的已經神誌全無,胡亂的拍著石牆.....。狗頭軍師到還鎮靜些,站起來手置火把吆喝著大家起來往裏走,沒準還能找到墓道口,不然待得時間長了墓室內氧氣耗盡,眾人都得死在這裏.於是人們互相攙扶著,拿著剩餘的火把一點點挪動向裏麵走。

這狗頭軍師本就是江湖術士出身,從師茅山一派,看風水測墓穴那正是手頭的本事,他在入王陵前就對此墓穴研究的透徹,對於各種墓內機關自然是了若指掌,前一墓室為“積沙墓”,甬道即為“滾雷石”,這些都是自春秋戰國以來,王侯級別的人物墓穴是常備的防盜墓手段,旁人都是外行自然不知道厲害,白白的送去些性命....但親身經曆還是第一次他也不免心驚膽顫。剩下幾十人也都縮成一團往前走,在這個墓室內說話有很重的回音,隻是回音會比較遲緩,也就是說這第二個墓室很大,很空曠,墓室地下有一層水,像是從地下滲透出的,人走起來嘩啦嘩啦的聲音,仔細看水的顏色為渾濁黑紅色,紅色很有可能是墓塚的朱砂所致。朱砂為汞的化合物,外用能抑製或殺滅皮膚細菌和寄生蟲,而內服有長久防腐作用,春秋戰國時期古人對朱砂有相當的認識程度,在當時還是比較珍貴的稀有礦石,隻有少數貴族使用,將朱砂撒在墓中,可能象征墓主財富,同時也可墓室內生物環境平衡進而保持屍身不腐。

陰暗潮濕的墓塚內散發出有一種鐵器、腐木、肉質因長年存於地下產生化學反應或腐敗後所特有的味道,這味絕非陽間所有,長久以倒鬥為業的手藝人,在進入古墓之前為避古墓中陰腐之氣會喝些烈酒,有的用雄黃酒抹在臉、頸上為的是一可壯膽二可辟邪驅毒,對於墓塚屍骸之屍毒則服用‘避屍丹’,‘避屍丹’因倒鬥派別不同製作方式和原理亦有不同,一般都以金石之物為原料混合多種驅毒草藥熬製而成,本門師傅秘煉七七四十九天後對藥下符咒後方可使用,服用後可以使氣血疏通緩慢,而使體毒流於經脈之外,殊途同歸,大凡此等藥物對驅毒都有奇效。

墓室內地勢由底漸高,呈一斜坡形,在墓室西麵幕牆下有禮儀用車四架一字型排列,車架前有一深坑裏麵都是死馬屍骸,一一對稱排列整齊,沒有掙紮痕跡,應為處死後人工排列其內,車身深埋地下年久加上當地環境非常潮濕,這些車輛的木骨架已經全部腐朽坍壞,車輪間淤滿泥土,土質和外層夯土顏色有明顯不同,但仍能看的出豪華的外觀,有的車輪鏤空飾銅,有的車廂飾金、飾銀,甚至裝有瑪瑙,漆繪還殘存尚在,足見其非同一般,對於車馬葬有‘整車葬’和‘拆車葬’之分,整車葬先擺放車架車身,後將處死的馬匹放在車前或車架兩旁,拆車葬即為把整車拆分開,隻葬車輪或車體其他部件,這倆種葬式和墓主生前身份相關,地位高身份顯赫之人多采用整車葬。在墓室東麵密密麻麻堆滿了戰國青銅兵器,有戟、戈、箭簇、矛、斤(斧頭)、劍、弩,曆經千年上麵附了層銅跡,鐵製兵器卻是很少,這和當時古人掌握的煉銅鐵技術有關,其中的銅弩製作精良,前有雙孔弩腔內裝有銅頭鐵尾箭撅,雙孔駕具有易於瞄準、裝箭較多、箭嫉自動掛弦、快速連射等功能,是戰國時期水平較高的單兵作戰兵器。在往前走坡度漸高,正中石製甬道左右依次排列一人高戰國青銅人俑燈,有的雙手拱於胸前握燈柄,有的左右手分開各擎一燈柄,還有的抬頭張口在嘴上銜一燈盞,人俑大都腳踩龜蛇之物,青銅人造型古樸、莊重,線條飽滿勻稱,麵目卻是猙獰怪誕,姿態誇張和先前甬道裏的鬼麵燈盞如出一轍,讓人看了有種震心懾魄之感。再往裏走幾丈左麵為銅質編鍾,編鍾猶在鍾架早已坍塌腐爛不堪,旁邊是許多銅製禮器、炊煮器和食器,如鬲、甗、簋、簠、盨、敦、豆、鋪、盂、盆,其中的‘五聯甗’製作巧奪天工,在一銅台上分別放置五個銅甗,可以同時或分別加熱蒸煮食用也可用燒酒之用。除了這些個器具外,倒是沒有發現以人陪葬的棺槨,這倒是有幾分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