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現於美國留學的happydai兄曾為本書撰寫1896年帝國憲法草案,並以本書設定為基礎寫了幾篇短小的同人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也在此向happydai兄的幫助致以深切的謝意。
原標題:鐵血帝國補一章:光緒之治(光緒十七年——光緒二十年)
正文:
次謀會議上,有四個人常常默默無語,但是絕對沒有人不尊敬他們,那就是工商大臣牛金、科技次官馬峰、農林大臣田正宏和他新任不久的次官,二十歲的婉玲格格,帝國第一位女部長。
婉玲格格是醇親王的女兒,也就是光緒皇帝的同父異母的胞妹,她出生的那年,也就是光緒從家裏被抱到宮裏的那年。她從小聰明好學,特別喜歡侍弄花花草草。光緒十七年(1891)一次宮廷宴會上,十七歲的婉玲和馬峰恰好是鄰座,兩人閑聊起來,馬峰發現她小時候在基督教學校讀過西學,曾經讀過《天演論》,竟然還親自做過試驗,種出了一種雙色的月季來,不禁對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後不久,婉玲在有意促成二人關係的醇親王的首肯下接受了馬峰的邀請,插班進入了馬峰創建的帝國理工大學讀書,成為中國第一位女性的大學生。
光緒十八年春天,馬峰陪婉玲去郊外踏青,看到農民在田間勞作,一個個麵有菜色,無意感慨道:“要是有雜交作物,提高產量,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少受饑寒之苦!”已經是工程係二年級的婉玲答道:“我原來做過花草的實驗,想必糧食棉花也可以通過雜交提高產量,但是我發現雜交作物第二代以後性狀就開始不穩定,很難應用到生產中。”馬峰大奇於婉玲的生物學天賦,在次閣會議上多次力舉她出任帝國的農林次官。雖然前有劉雲等人特別是田正宏笑話他“動機不純”,後有王公大臣們以“祖宗之法雲雲”加以阻撓,光緒帝的任命詔書最終在光緒二十年公曆七月一日,婉玲大學畢業的同一天下達。發布者具體如何考慮的就不得而知;但前一天下詔,宣布允許女子參加新的政務官考試、入朝為官及進入資政院,從而使婉玲的官員任命合法化,卻也為中國女權運動拉開了帷幕。後來,六月三十日被定為中國婦女節,以紀念婉玲格格通過自己的學識和努力而使中國的女同胞們第一次合法獲得政治權益的貢獻。
婉玲格格的畢業論文《雜交作物和牲畜的性狀穩定性研究》被刊登在《帝國學報》(帝國第一批官方報紙,和《帝國參考》一樣屬於機關內部刊物,《帝國學報》主要是介紹科學和工程基礎研究方麵等非敏感性內容,在學界流傳的刊物,是帝國最權威和嚴肅的學術刊物)上,並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在西方也引起了轟動。在她的主持下,帝國在京郊通縣開辟了“帝國農牧業試驗暨育種基地”進行作物牲畜的研究工作,她同期畢業的,和她在一個課題組的幾個同學,都參加到了這個工作中來。當然,要取得突破性成果還需要加以時日。
考慮到她不是“過來人”的身份,雖然她也參加了次謀會議,大家在會議上談論的時候,就會比較注意不去提及“未來”以及“上個曆史”發生的事情。這個並非一條紀律,而是大家都知道而且自然遵守的原則。出於對女性的“尊重”婉玲格格的加班努力總是因為大家的勸說作罷,而晚上的次謀會議往往就成為“過來人”們討論特別議題的時候。
婉玲格格的加入問題,他的主官田正宏雖然曾經私下揶揄馬峰“假公濟私”,但是心中非常欣賞她的才幹,也是馬峰的第一個支持者。主抓農業的他深深知道她的工作才是解決農業問題的根本之道,但是起初他上台後麵對尖銳的農村問題,這些就顯得緩不濟急了。
自鴉片戰爭以及長毛亂黨之變後,國家加重了稅負,許多地主為了包括滿足其吸食鴉片的需要等原因提高了田租,百姓生活更加困苦。“民為國之本”,要想治理好帝國,必須解決好農民的生活問題。因此,光緒十七年田正宏主政以後很快製定了“三三法案”,其基本內容有三點:第一是中等土地肥力的土地地租不得超過1/3,第二是各地興辦農會,負責農民和地主的租賃談判,官府則負責在出現爭執的時候作為協調者而非仲裁者出現在召開的三方會議中,負責調和農會和地主的矛盾。第三條就是規定,土地未經耕種荒蕪三年以上的自動收歸國有,重新分配給無地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