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俄戰爭時,胡驚怖相繼出任肖烈日指揮的第2軍至第2集團軍參謀長,在伯力、赤塔諸役中更加凸顯出他指揮大規模炮兵作戰的特長,也因此在戰後轉任陸軍大學炮兵科主任兼炮兵研究所所長,進行軍事教育及教材編撰工作,開戰後又兼任陸軍炮兵總監,負責監理炮兵部隊的編組、訓練以及炮兵裝備的分配、維護。
胡驚怖顯然並不甘心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大戰中,身處後方、毫無建樹,因此到處找關係,想在前線集團軍以上的建製中謀一個“合適的位置”,卻遲遲未能如願。
如今,胡驚怖不但如願以償,還得以再次跟老戰友、老搭檔肖烈日攜手合作,雖然不曾讓他喜形於色,多少也顯得有些躊躇滿誌。
聽到向藍點名,胡驚怖這才放下手中的筆,不緊不慢地應道:“那我就實話實說了。”
“中亞方麵軍目前下轄兩個裝甲集團軍跟兩個合成集團軍,另直轄一個步兵軍跟一個騎兵旅,合計十六個重步兵師、十四個裝甲旅跟十三個騎兵旅。此外,方麵軍配屬的第2航空集團共有四十一個飛行中隊。
“連同各級直屬部隊,全軍按正常編製應有六十萬人、兩千一百門大炮、一千五百部戰車跟自行火炮,以及四百六十八架飛機。”
“實際上,由於上次作戰的損失,加上使用過度、環境惡劣、維護不當等緣故,作為主要突擊力量的裝甲部隊普遍缺編,可用的戰車還不到正常編製的一半,各裝甲旅不得不將下轄的戰車營由兩個縮編成一個。”
“其他機動車輛的情況也差不多,半履帶裝甲車跟輪式裝甲汽車通常隻能滿足三分之一的需求,各種牽引車跟卡車總是有一半以上缺編或在修,不足的部分隻好用馬車來補充。”
“不過,馬匹方麵的缺口也很大。開戰以來,方麵軍損耗的軍馬數以十萬計,西北軍區的馬場早已不堪補充,而內地征調的農用馬並不適合軍用,死亡率極高。”
“本來就地征集也是一條路子,但由於政權建設跟政治宣傳上的滯後,加上少數守備部隊軍紀敗壞、胡作非為,方麵軍管製範圍內的各地居民,對各種征收跟征購的抵製意識越發強烈。如此一來,馬匹的就地征集工作也變得越來越困難,遠不足以彌補巨大的軍需缺口。”
“再者,中亞軍的運輸條件其實比北方軍好不到哪裏去,本土的列車隻能直接開抵距離前線兩百五十公裏的阿克托別,再通過馬車、卡車跟急造輕便鐵路,陸續轉運到前線,隨著方麵軍兵力跟技術兵器的增加,後勤壓力也日漸凸顯……”
聽到這裏,向藍搖頭打斷道:“胡參謀長想說的,我大概明白了,跟前邊秦參謀長的意思一樣,歸根結底,就是要車、要馬,對不對?”
胡驚怖扶了扶鼻梁上那厚重的眼鏡,雙手扶膝,從容吐出兩個字:“正是。”
向藍一攤手,一臉的不容商量:“短短七天之內,戰區也湊不出多少卡車跟馬匹,對你們來說隻是杯水車薪。你們的困難,隻能等到作戰結束後再想辦法。”
向藍頓了頓,又點著桌子繼續道:“上次‘屠熊’作戰,北方軍實際上隻動用了七個師又四個旅,中亞軍實際隻用了十個師又十六個旅,裏海軍隻用了兩個師又五個旅。相比之下,這次‘安西’作戰的規模要大得多,運輸條件卻沒有得到根本改善,後勤上的困難也就不可避免地水漲船高,這就需要各方麵軍精心籌劃、妥善安排,把有限的資源用在最關鍵的地方。”
向藍說罷,朝王直微微一點頭,王直狼目一閃,目光灼灼地補充道:“大家都有困難,困難都很大,但是有困難也要打。要想到敵人比我們更困難,不打它就有機會喘息,再加上英美不斷給它輸血,慢慢他就變得不困難了,我們再打他就更困難了。這一仗打好了,俄國就有可能垮掉,帝國就有可能在年內跟德國會師,從而令帝國確立於不敗之地,能夠以最有利的姿態結束戰爭。”
“今天開這個會,就是要確定各方麵的輕重緩急,讓大家都清楚,該把力量集中到哪裏,不該浪費在哪裏,必要時能夠自覺主動地抽調次要方向的力量,來支援主要方向上的作戰。”
“接下來就由向參謀長部署一下,各方麵的主次任務。你們有什麼意見就提,但不要光哭窮,也不要光打你們自己的小算盤,都聽明白了嗎?”
眾將麵麵相覷了幾秒鍾,相繼挺直了胸膛,齊聲高呼:“明白!”
王直滿意地點點頭,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他這新設東歐戰區司令長官的權威,才算是真正樹立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