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座深入地下的寶塔。我們從電腦屏幕上看到的隻不過是此塔的頂蓋。這座塔有八個麵,分別對應著八卦方位。由於太深,我們看不到此塔究竟多少層。至少我們用戰術手電往下邊照去,黑黝黝的不見底。
中國塔,一般是由地宮,塔基,塔身,塔頂和塔刹組成的。而這座塔的與眾不同之處就是沒有塔刹。什麼是塔刹?塔刹是指佛塔頂部的裝飾。刹字來源於梵文,意思為土田和國。我們麵前的這座塔不知道為何沒有塔刹,就是這麼突兀的直接就封了頂。頂部上沒有任何裝飾,光禿禿的看著十分的邪氣,怎麼看都不像佛教的塔。而且在攢收的時候好像十分匆忙,塔頂上還殘留著人工雕鑿的痕跡。雖然有些破舊,倒還是能夠看得出來。手電光照射上去,金燦燦的還真像是用黃金打造。
其實我對這些東西壓根不懂,隻是直覺上,覺得這個塔看起來十分的讓人不舒服。當我們商量著下一步的動作時。何璐涵背包裏忽然發出一陣光芒,我以為是她包裏的備用手電不小心打開了,提醒了她一下。想不到她竟然愣住了,她說:“我沒有帶手電啊!”
這下我們大家都愣住了,趕緊把她的背包打開,發現竟然是那個我們死活搞不懂、費盡一切手段都無可奈何的四方體盒子在發光。這一下,我們大眼瞪小眼,都愣住了。這盒子竟然會發光!我們都很納悶,這個盒子在這種時刻發出光來,也不知道是吉是凶。
何璐涵把盒子捧在手上,隻見盒子上原來的紋路都在發光且光線很強,流光溢彩的煞是好看。正待研究,盒子上的光亮漸漸淡了下去,最後恢複了原狀。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把視線都擊中在何璐涵的身上。何璐涵看了看我們道:“別看我了,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大家不約而同的歎了一口氣,連我也悻悻的歎了口氣。
這個時候歎氣不是鄙視她的意思,而是一種大家都一樣,都是普通人的意思。
何璐涵把盒子放回去,順便整理了一下背包,拿出筆記本和筆,開始記錄。她的這個習慣不能說好,但是也不能說壞,畢竟這些筆記就是第一手最有用的資料。
等她寫完了,我們已經做好了下去的準備。大軍仍舊是打頭陣,不同的是這次有人和他一起打頭陣,那就是蘇珊。胡冰第二。何璐涵和我在中間,張岩殿後。我們陸續下到了塔頂上,張岩迫不及待的就敲了敲塔頂,然後興奮的說道:“果然是黃金製作的,純度還挺高,光這一塊塔頂就能買下一個汽車銷售中心的所有汽車了。”興奮過後,又皺起眉頭道:“但是這塊塔頂也太大了,怎麼弄回去啊?我們好像沒帶切割機啊”。
何璐涵道:“別急,暫時留著,等我們先摸清楚這塔的情況再說,這座塔透著股子邪勁,我怕我們此行不會很順利。這次,我們要穩著走了,不能再用剛進來時候的速度了。大家都提高警惕,一定要小心!”
我們都點頭。看大家都沒什麼事了,然後我們陸續從塔頂上放下來的繩索進入最頂層。最頂層是整座塔麵積最小的地方,用戰術手電晃一下就照完了,隻見這裏八麵塔壁上都是圖畫,也有一些字跡,可惜年代太久,看不清楚了。不過看那些字的布局,應該不是詩詞一類的。圖畫也是斑駁不已,空氣中一股腐臭和憋悶泥土的味道,很讓人難受。不過,在這裏能夠聞到泥土的味道,對我們來說是件好事,再不濟,我們找到泥土地麵時,也能反打盜洞出去。張岩首先又去拍了拍塔壁,道:“可惜,除了塔頂,別的地方不是黃金的了。”我聽了暗笑不已,難道你比大軍還缺錢嗎?怎麼跟財迷似得。
在東北角有一個樓梯通往下一層。何璐涵停下來看了那些壁畫,發現連一個完整的都找不到,索性放棄了。我們又繼續去往下一層。
這一層比上麵稍大一點,八麵塔壁上和上一層一樣也全是壁畫和字跡。可惜也是斑駁不堪,不過看起來比上一層保存的稍好一點。我們努力的想拚湊出一幅完整的圖案,最後仍舊是落空了。這一層的樓梯不是在東北角,而是在北麵。看起來此建築設計者的水平不是很高,一般的建築,樓梯的位置都應該在同一個方向,哪裏有來回變化的?
何璐涵忽然道:“這種結構的建築,好像是為了能夠迅速的爬上塔頂而設計的,難道這塔底下有什麼可怕的東西不成?”
我聞言點點頭,這種可能性最大。不然,隻要是個正常的設計者,都不會設計這種模式的建築。可是下邊究竟有什麼可怕的東西呢?那些壁畫上一定有記載,我們卻苦於沒辦法解讀,真是令人鬱悶不已。
再往下走一層,這裏的壁畫相對於上麵的更加好一點,我們終於拚湊出了一張完整的壁畫,和一行簡單的文字。
圖畫上是一群和尚在圍著中間的一團黑霧不停誦經,這群和尚的坐法很有意思,外邊坐的一圈是拿著木魚和經書邊敲邊念,裏邊是八個大和尚,看衣裝至少是大師級別的,因為他們都有袈裟和禪杖,分成八個方向圍坐,左手拿著禪杖,右手拿著念珠。文字是梵文寫的,我們看不懂,於是何璐涵叫過胡冰來解讀。胡冰看了看翻譯道:“封無主魔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