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紅英為人性急,且潑辣刁蠻,但見了這男孩,竟然在心底滋生一絲母性,他怕小孩害怕自己手中寶劍,還劍入鞘,向壯漢和女子靠近,女子仍不相信楚紅英,喝斥:“你再近一步,我可要發鏢!”
楚紅英站在離他們一丈之地,前進不得,也不想後退,抱拳道:“如今世道紛爭,江湖混沌,但看二位,卻非壞人,我乃‘一劍飄飛’楚紅英,雖然沒做過多少好事,卻不是那些趨炎附勢之徒,賣主求榮之輩,今日得見這小孩實在可愛,不想讓他被樓下的狗和尚臭道士驚擾罷了。”
楚紅英所說,出自肺腑,沒有一絲兒矯情做作,那個女子“啊”的一聲,直視著她:“你就是南明弘光帝的貼身侍衛?”楚紅英點了下頭,說道:“時局紛擾,我們這些江湖中人,是到獻出一己之力的時候。”楚紅英正想問起這對中年夫婦的名號,樓下的和尚道士已從樓梯魚貫而上,將他們團團圍住。
楚紅英雙眉一挑:“楚紅英劍下不殺無名之輩,還希望你們報個萬兒。”
那年青持金鞭的和尚道:“算起來,我師父師叔還是你長輩,要他們報萬兒,豈非太抬舉你?即使是你爹爹楚百裏在,也要敬我師父師叔三分。”原來,楚紅英在二樓大聲說自己名號時已經被樓下聽見。
楚紅英杏仁眼一瞪:“我可不管,隻要是敵人,都要報萬兒的。”
一位不苟言笑骨瘦如柴的和尚臉色酡紅,顯然是已經惱怒,方便鏟一頓,樓板立即一陣搖晃。楚紅英覷了對方一眼,說道:“大師如此生氣,不會是少林的叛徒?”
“叛*徒!”骨瘦如柴的和尚罵了一句,一招“古藤纏樹”,方便鏟繞過他身子一周,方便鏟若毒蛇吐信,朝著楚紅英襲來。楚紅英腳踏“流星飛步”,同時一掌擊向鏟頭,掌鏟相遇,瘦和尚隻覺得一股柔和強大的力量透過方便鏟傳遞過來,不自禁退後一步。而楚紅英也退了一步。
“鐵砂掌!”瘦和尚馬上領悟,楚家的鐵砂掌威猛無儔,而楚紅英使起來,卻顯得稍為柔和。當年,他祖父楚千鍾在授她此功時,已經考慮到這一點,幹脆變幻使力方式,這樣,她就能把一套鐵砂掌運用自如。隻不過,她對師父陸菊霜輕靈飄逸的劍法更是遵從,故很少看到她使鐵砂掌,在此關鍵時刻,就自然使出。
瘦和尚一出招就與楚紅英旗鼓相當,覺得沒有麵子,暗自慍怒,方便鏟一招“猛虎出林”,朝著楚紅英直襲。楚紅英身形飄忽,早已邁著“流星飛步”閃過一邊,而在這時,長劍也已拔出,刷刷刷連續三劍,直刺瘦和尚左側身子。瘦和尚功夫奇高,方便鏟趕緊揮過來擋,但聽得“錚錚”兩聲,劍鏟相交,發出悅耳聲音,但第三劍卻沒有聽到與方便鏟相擊,瘦和尚忽然“好險!”一聲,硬生生往右橫移數步,眾人看時,他的袈裟下擺已被楚紅英的長劍刺個破洞。
原來,楚紅英的第三劍臨時起意,中途改攻對方中路為下盤,瘦和尚才著了道兒,所幸未傷著。
瘦和尚覺得自己太過托大,決定采取緩攻戰術,對方進一招,他也跟著拆一招。就這樣,楚紅英與之對拆二十來招,這時,瘦和尚才發覺楚紅英勝自己的不過是智計,對於武功,自己還是高出一籌。他可不想再次讓自己被那四個道士看扁,猛喝一聲,把手中方便鏟舞得猶如紡紗,盡管楚紅英腳下輔有“流星飛步”,但還是一步步的退向一個窗格。
此時,抱著孩子的女子左手輕揚,她手中鋼鏢無聲無息的飛近瘦和尚。
“師叔小心!”青年和尚看見鋼鏢,出口提醒。瘦和尚一招“長蛇擺尾”,方便鏟木柄這端攻擊楚紅英,鏟子卻用來抵住鋼鏢。楚紅英知道瘦和尚現在一心二用,自己再不出手,就無法挽回頹勢,一招“一箭雙雕”,分攻瘦和尚頭頂“百會”和小腹“丹田”二穴。
方便鏟的鏟子先是去抵鋼鏢,可瘦和尚不見鋼鏢襲來,聽風辨器,才知道鋼鏢複飛回女子手中,知道是對方故意相擾,不由氣憤填胸。
待楚紅英“一箭雙雕”這招襲來,他已是麵臨險境。匆忙中,他使了個“鐵板橋”,雙腿站定,身子朝後貼近地麵。說時遲,那時快,女子手上鋼鏢再次襲至,但聽他怪叫一聲,左膝中了一鋼鏢。楚紅英趁機一劍刺往他的右膝時,青年和尚的金鞭已襲至,將楚紅英的長劍尖卷住,用力一奪,卻覺得內力比起楚紅英稍欠,就在倆人相持之際,胖大和尚伸出蒲扇般大手按住金鞭,隻一拉間,楚紅英就覺得對方力若山大,但她乃有名氣的女俠,實不願失了寶劍,身子忽然騰向青年和尚站立處,這樣,她的長劍瞬間沒有了拉力,待得胖大和尚與青年和尚再奪金鞭時,鞭尾那端已經無物。原來楚紅英抽出寶劍,早已退向抱孩女子端坐處。
瘦和尚跌跌撞撞,來到胖和尚和青年和尚站立處,用力一拔左膝鋼鏢,然後出指如風,點住止血穴位,但他知道,自己的左腳已殘廢。青年和尚關切的道:“師叔,你沒事吧?”
“沒事。”瘦和尚口頭雖然這麼說,卻埋怨著師哥不及時解救。胖和尚與瘦和尚其實有隙,表麵上很同情的道:“待會我將這不聽話的女孩拿住,把她的肉一刀刀割下,為師弟報仇。”瘦和尚隻是“哼”的一聲,並沒有領情。
見胖和尚就要動手,那四個道士中一個紅臉鶴發的老道來到場心,說道:“了明法師,麵對強敵,少林派已盡力,現在瞧瞧我們武當派。”楚紅英望著這四個道士自稱武當派,卻與矢誌抗清的掌門陳青子及其師弟無塵子有著天壤之別,不由一臉不屑。
了明法師樂得做個順水人情,當即雙手合什,站在原地。
此時,聽得那以刀拄地的壯漢道:“你們以車輪戰合鬥一女孩,算什麼本事,還是來跟我鬥鬥吧。”他此時已沒有喘息之象,看來是運真氣充盈身體之故。
那個紅臉鶴發老道就要出劍的當兒,壯漢已站起身,雖然他周身都是傷,可絲毫不掩那種傲視四方的氣概。
老道笑道:“諒你也撐不過多久,那本《外丹刀法》,你還是說出它的藏身之地,如果你說出來,我們可以放過你們一家三口。”
“哈哈哈哈——”壯漢笑了陣,“刀譜豈可讓與賊人,你算是看錯我們華山俠侶了。”壯漢忽然伸手入懷,取出一本書來,揮向空中,寶刀幾揮,一本書就變成碎屑!道士和尚們見刀譜已毀,不由臉上都是顯出極為可惜之色。
楚紅英心道:原來這兩位是俠名遠播的華山俠侶司馬長空與趙玉鳳,他們從華山千裏迢迢來到此地,卻是為何?
老道道:“你們來到湖北地界,應當沒有什麼好果子吃。作為李自成的侍衛,弘光帝容你們不得,清軍吳三桂同樣容你們不得。”楚紅英素來以反清複明為己任,這時遇上推翻明王朝的李闖王一等侍衛,心裏五味雜陳:我要不要救他們,救了他們,我如何向弘光帝複命?
司馬長空刀兒一挑,從桌上挑起一隻酒壇子,咕咚咕咚的喝個飽,驀然間,他一雙眼睛發出一種少有的精神:“我們偏偏來了,就是不懼你們這些清廷鷹犬。”
“你是敬酒不吃吃罰酒!”“錚”的一聲,老道從背上拔出一把清亮若湖的長劍,楚紅英看了,連呼好劍。
司馬長空率先出刀,但見他的刀勢隱隱夾雜著風雷之聲,老道道:“終於使出了外丹刀法。”他不敢怠慢,長劍揮動之際,已經將司馬長空罩在了其劍網內。
雖然司馬長空在其劍網內,卻遊刃有餘,而且他一出刀,對方的劍網就不得不收縮,似乎老道的劍網是他刀法的克星。
那幾個觀望的道士見老道的劍網如此,無不捋須搖頭,而且臉色越來越不好,似乎天塌下來一般。
司馬長空與老道鬥了一百來招,但覺得老道的劍網剛柔相濟,剛時讓你不得不使出全身的力量與之相抗,柔時讓你若身置海水,全然找不到施力處,剛時足有千斤之力。所幸司馬長空的外丹刀法與老道的武當劍相生相克,司馬長空才不至在劍網下落敗。
一個身體胖胖眼睛圓圓的中年道士手持拂塵,眼睛盡是對老道不屑,而跟著他一個臉色的,還有兩個少年道士,他們都手持一劍,對這個中年道士俯道是從,看來他們倆與中年道士是師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