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群,其祖父陳寔,父親陳紀,叔父陳諶,於當世皆負盛名。而陳群和他爹陳紀與那個很出名的孔融相識,常論騭人物,甚相交心。此次是因為受我爹荀爽和哥哥荀彧所托,把我接回潁川的。
當我了解到這些情況時,已是我離開父親的第三日。
走的那天沒什麼感覺,畢竟才接觸了十幾日。隻把曳如帶上了,在這人生地不熟的世道,還是要有個人說說話比較好。
一路上還以為袁譚會來阻攔我什麼的,結果這幾日風平浪靜,走的又是官道,極為順暢。古代的交通就是馬車,再快的速度在我看來也是慢。和曳如聊到沒什麼可聊之下隻能和同車的陳群聊天,無奈他是個極容易害羞的內斂之人,聊了這麼多也隻套出這些線索。
想東想西時,馬車咯噔在車輪滾過一顆不小的石子之後,猛然停住。
難不成古代也有交通事故?“不知車內可是長文君?”當我覺得奇怪時,車外傳來一名男子的聲音。
“在下乃陳長文。不知閣下是?”陳群邊回答邊撩開簾子下車。
“原來是元皓兄!幸會幸會!你這是要去何處?”原來是認識的人啊,我就奇怪了這古代人不怎麼出家門沒手機沒網絡的。可認識的人還真不少。
車簾子雖然留了道細縫,偶爾還可以聽到樹梢枝葉被風吹得沙沙作響,熱辣辣的風從簾外透縫吹入。
兩個大男人就一直在叨叨,難道就不知道車內就像個蒸籠,很熱啊!
曳如一直幫我扇著風,我還是忍受不住了。
於是,我探開簾子蹦下車。
“元皓君。”我打了招呼,把之前學好的禮儀照做了一番。
“這位是?”這名男子看來也是讀書之人,斯斯文文看來也算順眼。
“荀慈明的千金——荀姬。這次是文若他拜托我把荀姬接回潁川。”陳群臉色微紅趕忙解釋道。這家夥還真是臉皮薄啊……
“原來是荀家的女兒,怪不得一身書香之氣。荀先生在行至宛陵之時被追為光祿勳,荀姬可知否?”
“父親朝堂之事荀姬從不過問。元皓君這是要去何處?若同路何不一起?”我巴不得你們倆趕緊邊走邊聊,別耽擱時間讓我曬太陽。這官道上沒什麼樹蔭,再在車裏烤著會瘋掉的。看來爹爹之前的預料是對的,這亂世,升官也不見的就是好事啊。
“吾也正和長文君商量可否同路。正好吾也要去一趟潁川罷。”見是順路,我也覺得巧,邀了一起也算有個照應。
見他們相互辭讓該乘誰的車子,我便鑽回車內。最終陳群擰不過那個什麼元皓君,便跑去乘坐他的車子了。我更樂得清閑,免得和一個悶悶的家夥一起尷尬。
這樣的顛簸日子過了半個多月,我終於回到了傳說中的老家——潁川潁陰。
元皓君一到潁川境內就與我們分道揚鑣了。我們往潁川潁陰走,而他往禹州走,說是去拜會什麼鄉裏鄉間十分有才的奉孝君。
不知又過了多久,陳群才激動地說,到了。
我下了車,發現一大堆人都站在宅前的大門歡迎我。喲嗬,原來荀涵的人緣這麼好啊。
我還在神遊太虛,找不到主人家的時候。
人群中走出一位身著月白色深衣的男子。他有溫潤清澈的眼底,見到我嘴角柔柔地勾起一道弧線。這樣溫和的男子卻擁有通身逼人的斯文英氣。
不用問,就知道他肯定是荀彧!
荀彧,字文若。東漢末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他是曹操最信任的謀士之一,為當時北方統一做出了不朽的貢獻,這就是我有限的曆史知識告訴我的事情。
然而隻是現在的荀彧隻是一個棄官歸家,想保護家人的熱血男兒而已。
“二兄。”我微笑著矮身行禮。
“涵兒,歡迎回家。”他溫柔地回道。
我突然覺得,我有好日子過了!
在家中日子過得安逸至極,這也多虧了父親大人在鄉中的聲望。
荀爽是荀彧他爹荀緄的親弟弟。品行高潔,博學多識,有“神君”之稱。
荀爽兄弟八人俱有才名,被人稱為“荀氏八龍”。荀爽是“荀氏八龍”中的第六位,若論才學,則數第一。在當時有“荀氏八龍,慈明無雙“的評讚。
並且現在父親的仕途在他升任光祿勳之後又有變化,在短短任職三日之後,又遷司空。所以我作為這大人物的女兒,自然也受到了禮待。
荀彧雖作為荀緄的二兒子,年紀輕輕卻舉過孝廉做過官,自然因為他的能力成為了一家之主,所以我就乖乖地住在荀彧家中。
“涵兒,在發什麼愣呢?”從身後給我遞來了一朵連著莖的蓮花,放在鼻下聞了聞清香四溢。隨後荀彧走到我身邊,與之而來的是他身上淡淡的熏香。
雖是夏日卻難得有習習涼風入懷,池中的荷花也開得燦爛耀眼。我坐在欄杆上,荀府的樓閣倒映在粼粼水中,讓人不禁沉醉。
“二兄,我在想啊,你什麼時候才帶族人離開潁川這個四戰之地。你不是說了麼,天下有變,常為兵衝,宜亟去之,無久留?”
“這小丫頭,二兄的話你什麼時候這麼上心了?”他叨念著說了一句,伸手過來揉搓我的發頂,爽朗的笑道“出去了幾年,還真長了見識不是?前陣子叔父來信說你發生意外,忘記了不少事情,我還擔心你與二兄會有間隙呢。”
“我啊,要多多向二兄學習,沒準啊,可以考個博士回來。”我朝他做了個鬼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