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2 / 3)

反正過年與後世差不多,都是盡情地吃喝玩樂。古代過年真是比打仗還累,這十幾天陪著荀彧把每個潁川的親戚家都逛遍了。這個年過了好多好多天,一直到元宵才停止。

升職做了司空的父親也來信讓我好好待在荀彧身邊,其實跟著他好吃好喝也確實不錯。

在這即將開始的亂世,荀彧是注定要被卷入紛爭的,亂世出英雄啊,不知道還能在這碰上什麼名人不?

天天在荀家過著安逸的生活,但整個時局我還是有把握的,荀彧時不時就把我拉進書室去給我分析時局圖。說什麼荀爽交待下來,在荀涵及笄之年,就要讓她不拘泥於《女則》《列女傳》這些有的沒的書籍,還要她開闊眼界。還是那句,有這麼開明的父親,真是好!

如今是初平元年,去年年底就聽說曹操在陳留起兵。今年正月還沒過完,就得知關東州郡紛紛起兵,準備討伐董卓,還集體投票選舉推選勃海郡太守袁紹為討賊盟主。

董卓當時在進京後任命的冀州牧韓馥、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陳留太守張邈等都於此時參加討賊。不知道此刻身在長安的董卓有沒有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的感覺?

諸州郡牧守各擁兵數萬,盟主袁紹自號車騎將軍,與河內太守王匡屯於河內;韓馥屯於鄴城;孔伷屯於潁川。劉岱、張邈、東郡太守橋琩,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行奮武將軍曹操等屯於酸棗。

曹操見諸軍皆畏敵逗遛不進,乃率領部下五千餘人西進,準備進據成皋。至滎陽汴水,與董卓部將徐榮遭遇。二軍交戰,曹操大敗,身中流矢,乘馬被傷。曹操從弟曹洪將戰馬讓與曹操,乘夜逃回酸棗,部眾損失大半。

曹操見關東諸軍十餘萬人,日置酒高會,不思進取,便建議諸軍占據要隘,然後分兵襲擾關中。諸將不聽。曹操乃與部將夏侯惇揚州募兵,得千餘人,再度北上,屯於河內郡,隸屬駐在河內的關東軍盟主袁紹之下。後將軍袁術屯於南陽。董卓所部西北軍素以善戰著稱,關東諸軍莫敢先進,雙方膠著於滎陽、河內一線。

不久,關東軍內部發生火並,各引兵散去,形成諸侯割據的局麵。如今看來,當初荀爽一語成讖,這世道,終究是變天了。戰亂四起,流寇亂竄。曆史上的三國亂世終於還是來臨。

初平元年二月,董卓見關東軍氣勢甚盛,對洛陽形成威脅,決定遷都長安。

遷都之前,董卓先鴆殺前少帝弘農王劉辯,驅迫洛陽百姓數百萬口同行。途中百姓遭軍隊抄掠踐踏,加以饑餓勞累,死者不計其數。董卓還下令將洛陽的宮殿、官府、民房等全部燒毀,方圓二百裏化成一片灰燼。

又因袁紹帶頭反對自己,大殺袁氏,朝中任職的袁氏子弟幾乎都被屠殺殆盡。袁氏經此一劫,勢力大大削減。

董卓禍亂的事情我都是從荀彧口述中得知的。我作為一個後世來的都對董卓的暴行憤憤不平,但荀彧卻是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

平平淡淡的語氣,沉沉穩穩的口吻。他是要置身事外呢?還是韜光養晦呢?

“二兄,那你準備什麼時候大顯身手呢?”我好奇地問道,

荀彧低頭翻著曆法,沒有理會我的問題,而是指著良辰吉日劃來劃去,邊對我說:“過幾日為你舉行及笄之禮,可好?”

“哎……好的。”我長歎了一口氣,心裏一陣唏噓,終究是要成年了。

及笄,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發而用笄貫之,當世儒家學者鄭玄注:“謂應年許嫁者。女子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女子年滿十五為及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若女子十五歲時就已許配的,當年就束發戴上簪子;一直未許配的,最遲二十歲時束發戴上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