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2 / 2)

“這擒人的網,擒得住這隻……山君?”我詫異道。

“那你可不許眨眼!”曹操笑著抽出三支鳴鏑箭。

這是一支射出去之後會發出鳴響的箭!完全沒有殺傷力啊!曹操這是要幹什麼!

隻見三箭齊發,卻分別落在老虎的前方,左方,右方。

張遼以及幾名大將見機衝上去,用結實的網罩住被鳴鏑震懾的老虎。還沒等我緩過神來,張遼居然騎上老虎,赤手空拳捶打在老虎的腦袋上!

這是——武鬆打虎的翻版——張遼打虎嘛?

這隻可憐的山君,就此沒有了自由。曹軍把它弄在一個大鐵籠裏隨行,曹操還派了專人去喂食。在大軍行進至人煙繁多處的時候,這隻山君一叫,嚇得方圓多少裏之內的家畜都不敢作聲。

接下來的一路算是順暢,行軍半個月之後,便到了現代的河北省的東緣,渤海之濱,秦皇島。

秦漢時期,這裏就是東巡朝拜和兵家必經之地。

秦始皇第四次出巡到碣石,刻碣石門。並派燕人盧生、韓終、侯公、石生等方士入海求仙人和不死之藥。

漢武帝東巡觀海,到碣石築漢武台,並在此用兵攻朝鮮衛樂王朝,把北戴河金山嘴作為屯糧城。

在這麼秋高氣爽的時節,站在碣石的最高處,舉目四顧,方圓幾百裏的風景皆可收進眼底。渤海的滔滔碧浪、萬裏長城的起點--山海關龍頭的壯麗,更別說什麼灤河入海口的波光瀲灩,還有那清晰可見的在燕山山脊中蜿蜒起伏的長城雄姿……

這個地方,真是太美了!

曹操周身的袍擺隨風搖動,如沐在舒爽的海風之中,他笑著說:“眼下瞧來,倒是不願走了!”

“那司空便在這安營紮寨,再把夫人們接來,盡享齊人之福。”我在旁邊攛掇著。

他黑眸中閃爍一絲狡黠,轉身攔腰抱起我,我嚇得扶住他的肩膀得以平衡。

“其實,有你一人就足夠了!”他微笑著看著我,目光如炬,攝人心魄。

“子建他們過來了,你放我下來!“我鬧道,但不敢過於掙紮,我可怕跌到地麵上去,都是硬邦邦的石頭。

我的腳剛回到地麵,隻聽見子建遠遠便吟念道:“巍巍高矗勢淩天,俯瞰滄浪氣萬千;眾水朝宗來眼底,層雲出岫蕩胸前”。

“子建都賦詩了,司空何不也來一首罷!”一人說道。

“我先退下了。”我低聲說,見多有陌生人出現,我還是不要招搖為好,郭嘉肯定不會出現在隨行人員中,我也不想被他被別人嚼口舌。

我沿著山道一步一步地往下走,聽著後麵一幫大老爺們談笑風生,想想那首後世極為出名的《觀滄海》,就要誕生了吧……

直到今年冬季,大軍才浩浩蕩蕩回到易縣。

易縣以易水而得名,想起易水最出名的就該是荊軻刺秦王,燕太子丹就在易水與他餞別的。還有那句響徹千古的名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在現代的易縣還有最令我向往的莫過於位於河北省易縣永寧山下的清西陵了。清西陵是清朝四個皇帝陵、三個皇後陵以及一些王公、公主、妃子園寢的陵墓群。是我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品種最齊全的清代皇家陵墓群之一,是中國兩千年來陵寢建築藝術最傑出的代表。本身就對清朝曆史感興趣的我本想著等暑假就去那邊逛逛,看看雍正的泰陵,可惜……現在雖然站在易縣的土地上,但現在仍是建安十二年……不知道這輩子還有沒有機會回去看看……

就在我愣神的刹那,隻見不遠處兵馬攢動,是有大部隊朝這邊過來了。

沒有幡旗,是敵是友也不清楚……

不僅是戰前準備耗費了曹軍大量資源,再加上各類意料之外的困重重,陰雨,饑餓。假如此時開戰,我方肯定不會有好下場!

我望向不遠處的曹操,隻見他對我施以寬慰的笑容。

“稟司空,代郡烏桓單於普富盧、上郡烏桓單於那樓都趕來了,表示歸服。”遠方的探子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