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天全身肌肉緊繃如標槍一樣直立於演武場中央,垂肩的漆黑長發無風自動飄逸飛舞,兩道如飛刀一樣的眉毛直插雲鬢,周身兩米內氣勁流轉,半空中漂浮著密密麻麻的砂石,最大的大約有雞蛋大小,時起時伏,煞是好看。
突然,淩天雙掌下按,周身氣勁收斂,無數砂石從半空中“刷刷”落下,如下雨一般。左腳鼎立不動,右腳拖著地麵旋轉,地麵上一道清晰的半圓赫然顯現,接著一式式至簡至樸的招式淩天手中一一施展。
《十八羅漢》第一式“羅漢托塔”,淩天全身每一寸肌肉顫動,雙掌上托,真氣沿著雙臂逆衝而上,空氣震動,“劈啪”“劈啪”“劈啪”竟然引起三聲氣響。
《十八羅漢》第二式“羅漢坐蓮”,曲腿彎腰猛地一個下蹲,上身像是憑空矮了一截,又是三聲氣響。
《十八羅漢》第三式“羅漢探手”
《十八羅漢》第四式“羅漢挖耳”
《十八羅漢》第五式“羅漢騎象”
。。
。。
《十八羅漢》第十六式“羅漢沉思”,淩天兩天左腳立地,右腳盤與左膝,兩手托腮,一臉沉思狀。
《十八羅漢》第十七式“羅漢降龍”,淩天真氣鼓蕩,一躍而起,兩腳一伸一扣,像是騎在什麼東西上麵,兩手成錘,猛的下砸,“劈啪”“劈啪”“劈啪”“劈啪”“劈啪”引起五聲氣響。
《十八羅漢》第十八式“羅漢伏虎”,淩天一拳平推,一拳掄圓,直捅而出,頓時,又是五聲氣響。
一遍打完,淩天毫不停歇,二遍,三遍。。
天都山頂《十八羅漢》早已經被淩天錘煉成自己的本能,山頂的那一麵有著無數密密麻麻的深可及臂的拳洞就是證明。
淩天還在繼續,打完一式又一式,慢慢的,式與式之間的邊界漸漸模糊,動作變換之間竟然出現了一絲絲靈性。兩兩之間出現融合的跡象。
第十八式“羅漢伏虎”和第一式“羅漢托塔”相融,形成循環,變成新的第一式“托塔伏虎”。
第二式“羅漢坐蓮”和第三式“羅漢探手”相融,變成新的第二式“坐蓮探手”。
第四式“羅漢挖耳”和第四式“羅漢騎象”相融,變成新的第三式“騎象挖耳。
。
。
第十六式“羅漢沉思”和第十七式“羅漢降龍”相融,變成新的第九式“降龍沉思”
此時,淩天處於一種玄之又玄的狀態,意識好像脫離身體,看見自己一遍一遍的演練《十八羅漢》,突然發現自己的動作有一點變形,想要讓自己糾正過來,而是發現自己根本沒辦法指揮身體,並且變形的越來越厲害,演練到就來,根本就沒有十八式了,一式一式減少,最後終於化成九式,
然後,淩天又不停歇的演練新的九式,他再也打不出《十八羅漢》了,每一次念頭一起,新的九式都會取而代之。“托塔伏虎”“坐蓮探手”“騎象挖耳”“舉缽過江”“長眉背袋”“坐鹿打扇”“開門敞懷”“芭蕉指路”“降龍沉思”,新九式一一輪轉,周而複始,始而複周,一遍又一遍的循環往複。
當代武道大師劉易陽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世間一切事物,不管高低貴賤,隻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這種道理你可以叫它“真意”,它是事物的本質,是事物最精華的那個部分。武道功法,武技也是一樣,不論是不顯於世的天階還是最低級的黃階,都有它的真意,領悟了這種“真意”,那麼這門武學就會威力倍增。”
淩天現在完全不清楚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暗自猜測:難道這新九式就是自己對《十八羅漢》“真意”的一種領悟,現在《十八羅漢》化繁為簡隻有九式了,不如就叫“真武九變”吧。。
“真武九變”一一展開,居然比《十八羅漢》更加簡單樸素,力大勢沉,直截了當,但這簡單純樸有靈性蘊含,每一式施展,都隱約有佛陀羅漢虛影閃現。
淩天體內兩座武道“天池”以一種玄奧莫測的軌跡不停旋轉,似乎蘊含大道。全力運轉第二層《藏象真經》,施展真武九變,淩天一直調動的是“盤龍天池”內的真元,真元消耗極為迅速,隻剩下一尺左右了。淩天發現“盤龍天池”內的真元凝練,平靜,厚重,青銅真元緩緩流淌,有沉重的感覺。
那麼,再試試“棲鳳天池”內的真元有什麼特性吧,“棲鳳天池”內真元沸騰,像是煮沸了的開水,“咕嚕”“咕嚕”不時有真元氣泡冒出一半然後又“啪”的破裂。
“這哪裏是真元啊,根本就是岩漿嘛”淩天看到這樣的情形,差一點不敢調動這裏麵的真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