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淩天的誓言(2 / 2)

“這一旦運轉,肯定會很爆裂吧,不過自己身體內的真元還是早點弄明白的好”

淩天這樣子想著,身體也沒有停止運作,“真武九變”施展。

“托塔伏虎”,轟轟隆隆,四周空氣以極快的頻率震蕩,真氣蓬勃而出,“嘭嘭嘭嘭”石土飛濺,淩天兩米開外一個直徑一米大小深半米的洞赫然出現。

淩天沒有反應過神來,居然這麼威猛,這麼暴烈。

“坐蓮探手”,淩天猛地下蹲,左手稱爪子,毫無征兆的抓出,五指與空氣摩擦,五朵燃燒的火花悄然綻放。

。。

。。

沒想到,“棲鳳天池”的真元這般霸道暴烈,跟“盤龍天池”的真元截然不同,可惜真元消耗太快了,大概隻能夠自己施展兩輪吧。

淩天一陣驚喜,兩座“天池”內的真元自己都能夠調動,雖然平分到兩座天池,但真元總量並沒有變化,兩種不同的真元截然相反的真元性質給自己帶來了更加廣闊的戰術空間。

盤龍真元,平和,厚重,可用於防守和相持階段;

棲鳳真元,霸道,暴虐,則作用於反擊或攻堅階段;

更加值得欣喜的是,自己完全能夠憑借這兩種不同的真元性質在任何時候打出自己的戰鬥節奏。

淩天雖然沒有戰鬥經驗,但閱卷無數,眼光眼界絕對算得上開闊,敏銳。

武道修行,完完全全是實打實的修煉,實力相差太過巨大的不論,比如說淩玄機和此時的淩天。在實力相差不是特別大的情況下,武者對決往往是要經過防守階段,相持階段,反擊攻擊階段,在這種情況下,誰能夠把握戰鬥節奏無疑會占盡優勢,甚至能掌控戰局。

試想,兩個武者對決,雙方肯定是要相互試探的吧,這一過程往往是謹慎小心的,寧可錯過戰機也不敢貿然行動。當一方以為了了解對手的時候,便會發動攻擊,而另一方則會與之對攻或者選擇防守,這一階段會有兩種結果,要麼勝負已分這沒什麼好說的了。不然則要進入相持階段,這一階段雙方對對手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都不敢冒進,他們會自己小心謹慎而等待對方露出破綻,更加高明的武者會營照各種表象主動引誘對方出手,很多經典戰鬥的精華就是在相持階段。戰鬥最後回歸攻擊狀態,這個時候就是一分勝負的時候了。

這就是淩天這個戰鬥小白對戰鬥的臆測,不管他的這種理解有沒有錯誤,但此時他就是這麼認為的。

自己先以盤龍真元示敵,給對手防守穩健,攻擊不足的假象,當對手以為掌握自己並發動進攻的時候,這個時候往往兼顧不了防守,難免會露出破綻,自己此時激發棲鳳真元,以棲鳳真元的霸道暴烈,肯定一舉能奠定勝局。

甚至還可以盤龍真元棲鳳真元交替使用,隨心所欲,該用盤龍真元的時候用盤龍真元,該用棲鳳真元的時候就用棲鳳真元,這樣子更具威力,不過這需要細致的真元控製力,自己還需要多加練習才可能達到。

其實,一上來便激發棲鳳真元,兩輪“真武九變”一共一十八式同階對手基本上不太可能抵擋的下來,但淩天並不喜歡這樣,武道是需要不斷戰鬥中才能磨練成長,武者隻有在戰鬥中才能磨練完善自己的武道,這是武道界公認的事實。真正的武者絕對不會畏懼戰鬥,相反,他們渴望戰鬥。流淌著“雷牛”淩家的血液,淩天骨子裏就是嗜戰的,淩家可是出了名的嗜戰一族。

不過,淩天明白自己的武道修煉整整晚了同齡人三年,而且是修煉武道最佳的三年,雖然看起來追趕上了普通修煉者的水平,在十三歲的時候達到練氣第三層的境界,但實際上與普通練氣第三層修煉者相比自己有非常多的劣勢與不足。比如說實戰經驗,比如說真元控製力,比如對各種武技武理的缺乏理解。

三年前,在賣身契下按下手印的那一刻,淩天便立下誓言,此生一定要用淩玄機最值得驕傲的武道碾壓淩玄機,這是淩天心底最深處的一股執念。

而要完成這個誓言,淩天十歲以前三年的修煉空白區就是他第一個要邁過去的坎,天都山頂兩年多日夜不輟的修煉讓淩天在十三歲達到“天池現”隻能說是彌補了三年空白期的一半,還有另一半需要淩天去克服。

“隻有一半嗎?這空白的三年自己一定會彌補回來,淩玄機,你等著,我淩天一定會克服一切阻礙積蓄力量,然後站到你的麵前,隻求與你一戰。”

淩天的眺望河東方向的天空,目光堅毅,火一樣的戰意在眼中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