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小姐這是一時間熱血上湧就做出了決定嗎?當然不是,此時的陳淑瑤早就不是個任性的大小姐了,她做下這個決定,雖可算是把祖母、母親等一家子人的性命都押在了“閨蜜”的身上,可別忘了,陳長清還在征西軍中呢,老侯爺的遺骸也在鎮北軍中,他們陳家人哪有南逃的道理?
說實在的,在危急關頭,大部分的人都會優先考慮自己的身家性命,那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可也有那麼一些人,始終有勇氣堅守一些原則、扛下一些責任,說是賭徒心理也好、英雄情結也罷,總之陳淑瑤就是這樣的人,而且她的祖母和母親也都支持她的決定,用她祖母的話來說,那就是:陳家上下沒有一個孬種,我老太婆的拐杖也可以敲死幾個燕賊!
所以陳家人的動作很快,他們甚至不需要等到確切的消息再動身,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太上皇、貴妃之類的敏感身份,想去哪裏就去哪裏,想要“捐軀赴國難”,就根本不需要猶豫——而今天,就是他們舉家出發的日子。
“能跟上陳家的隊伍,那當然是最好的。可他們若是捎帶上貴妃娘娘和小皇子,隻怕也走不了了。”許勝淡淡道:“所以娘娘你還是稍安勿躁,靜候時機吧。我們也都準備好了,一旦消息準了,就絕不會拖延。”
“就是就是,”秦連橫附和道:“再說了,皇帝到底逃不逃,現在還真是說不準嘞,堅決反對南逃的,那可是太後娘娘啊!”
聽到“太後娘娘”這四個字,若妍眼中閃過一絲異色,但神情不變,依舊冷笑著,說:“太後娘娘啊,她可總算是落到了今天這個眾叛親離的地步,就連紀家都跟她站在了對立麵……沒了紀家的支持,她的意見,能管什麼用?終究是後宮裏的女人,一旦沒了依靠,就什麼都不是了。”
“咳,”秦連橫摸了摸鼻子,“聽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看來貴妃娘娘你對後宮還是很有體會的嘛……”
若妍瞥了秦連橫一眼,再看看若有所思的許勝,無聲一笑:她對後宮有沒有體會,那不好說;可對紀太後這個人,她就真是很有體會了。十幾年來,若妍先是跟在夏侯宣的身邊,後來又成了夏侯卓的女人,可以想見,她對紀氏這個“親娘”的體會能不深麼?比後娘還後娘,這就是她對紀氏的印象了。
不過,風水輪流轉,這一回,紀太後可算是體會了一把“被親人背叛”的感覺了。
話說紀太後為什麼不願南逃,那還用得著問麼?她深知自己的小兒子不簡單,“小兒媳婦”也很有本事,甭看現在的形勢像是“風急雨大”的樣子,說不定再過幾天就出彩虹了呢?那他們還逃逃逃、逃個鬼啊?而且她還想到,大兒子一旦南逃,簡直就相當於把江北的萬裏沃土送給了她的小兒子夫夫倆,搞到最後,整出個“劃江而治”都大有可能!
至於燕賊什麼的,很厲害麼?紀太後雖不懂軍略戰局,卻對她的小兒子夫夫倆頗有信心,所以她當然不願意南逃啊。
可事情偏偏就有那麼巧,紀家的老太爺、紀太後的老爹最近病倒了,病得人事不知,而他老人家又是紀家唯一知道“偷龍轉鳳”內-幕的人,他這一倒,換了紀太後的大哥、也就是若妍口中的“紀家大老爺”來做紀家的主——分歧就這麼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駙馬爺手中的兵力和燕賊相差那麼大,京城還亂成這樣,出於穩妥起見,紀家大老爺便決意南逃了,這可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嗎?雖說紀彥平還在鎮北軍中,可紀家大老爺又不止那一個兒子,當然沒必要為了一個紀彥平而讓更多的兒子、甚至整個家族的前程都陷於危險之中了。再者說來,紀家大老爺可不像紀太後那樣、對公主駙馬深具信心,在他看來,江北被燕賊橫掃的可能性很大,即使大家都不逃走,最後也不過是一起為國都陪葬而已,那又何必呢?不值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