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重逢(1 / 3)

“定情信物”的能量顯然是很大的,因為它占全了“名正言順”這四個字。

樞密院的那群人為什麼牛氣?那是因為大魏的律典中寫得清清楚楚,調兵遣將就是他們的權力,不聽他們調配者,俱可按謀反罪論處!

故而即便是駙馬爺把太上皇這尊大佛搬出來,將士們也仍舊心存疑慮——除了“大義”和“孝道”這兩點,太上皇其實也沒別的優勢了,而且他畢竟是年紀大了,還中過風,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倒下,實在是讓人心裏沒底啊……想想看吧,倘若大家夥兒拚死拚活、好不容易打跑了敵人,卻被樞密院以律法為依據給定成了“反賊”,那該有多冤啊?還不如直接逃到南方去跟家人相會呢。

而這下子,駙馬爺把虎符亮了出來,問題就徹底解決了:律法規定,在緊急關頭,正副元帥的虎符合二為一,便可號令舉國之兵,就連樞密院也要配合聽調!

所以將士們的心頓時就安定了,無論這場仗打到最後結果如何,他們都算是被虎符調集而來、保家衛國的英雄,若能活著看到勝利,升官發財不在話下,即使不幸亡於戰場,那也是名正言順的烈士……這樣一想,士氣哪裏還有不回升的道理?

更巧的是,紀彥平前腳才把虎符送到齊靖安手上,後腳跟著的就是夏侯宣在西蠻的捷報:西蠻王庭已破,國主已死!

最重要的是,夏侯宣還在捷報裏夾帶了一封信,特地告訴他的心上人,在捷報送出的同一時間,征西大軍便已啟程還朝——這才是最讓齊靖安高興的事——看看信尾的日期,這份捷報發於月餘之前,算算時日,征西大軍的行軍速度即便是再怎麼慢,不出半個月也肯定能抵達永定關了。

更何況,齊靖安確信他的心上人在得知鎮北侯離世的消息以後,肯定能判斷出燕賊急襲京城之事,便也肯定會加急往回趕,所以……他們的相會之日已近在眼前!

“嗷嗷嗷嗷——”

先是虎符,後是捷報,而且援軍還不日將至——聞訊之後,永定關的將士們頓時就像一群發-情的公狼般嚎叫了起來,亢奮得渾身是勁,真有種恨不得衝到城外、衝進敵軍的大營裏殺個三進三出的衝動!

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永定關的所有人,連同齊靖安在內,都表現得堪稱神勇,直把來襲的燕賊打得哭爹喊娘、屁滾尿流……

“怪事了,明明之前他們的士氣跌落得厲害,怎麼會恢複得這樣快?”

北燕的一眾將領們真是鬱悶啊,“而且我們的損失甚至比最開始的那幾天還要大!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鄭其英陰著臉,沉默地聽著手下諸將討論來、討論去,直至氣氛從鬧哄哄過渡到死寂一片,大家都心有惴惴地望著他時,他才開了口,冷冷地說:“一群蠢才!敵人的士氣為什麼會忽然暴漲,還用得著問嗎?那當然是因為——”

“大魏長公主就要回來了!”

鄭其英狠狠地把手中的瓷杯砸在地上,摔出巨大的聲響,卻仍是不及他的咆哮聲響亮:“他們即將等來得力的援軍!那麼我們呢?我們會怎麼樣?!”

——被大魏的駙馬爺拖在永定關下,再被人家的媳婦抄掉退路、包夾圍殲?

這樣一想,鄭其英真是氣得要命,血液一股股地往頭上湧,以致他的眼前都蒙上了一層血色,麵目猙獰駭人……

北燕諸將都下意識地退後了幾步,遠離了他們近乎發狂的主帥,噤若寒蟬地縮在角落裏,連大氣都不敢出一聲:他們的這位二殿下啊,性情實在殘暴,在此之前,無論是為了立威還是為了發泄,都已經殺了他們好些個同袍了,尤其是那些不怎麼服他做統帥的人,所以剩下的這些人就都乖覺了。

可諸將這樣的表現,卻讓鄭其英更覺得不爽至極:看看他手下的這些人,腦子裏全是屎,半個好想法都沒有!一個兩個的、全是些渣渣!可為什麼敵人身邊的人才就那麼多呢?無論是在鎮北軍中,還是在這永定關下,大魏長公主一係的將領人人有用、各個出彩!

為什麼,這究竟是為什麼……真是蒼天不公啊!

鄭其英憤怒地長吼了一聲,似乎是想把滿腹的怒氣都給噴發出去,可當他的怒意當真散去了,卻又覺得整個人都空空的,隻剩下了滿心的蕭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