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霄派曆史(2 / 2)

李亞,汪守真,王文卿,白玉蟾、金逵……。說明南五祖之陳楠、白玉蟾確係神霄雷法的重要傳人。

由上可見,南宋時期傳習神霄雷法的支派甚多,神霄派在當時傳法頗盛。不僅如此,當時各個支派中又隨時分衍出若幹小支係,使該派的傳衍既盛且雜。《道法會元》卷二百五十三《地*緒餘論》稱,起於虛靖天師的地*一法,傳至後來,“則有蘇道濟派,溫州正派,李蓬頭派,遇矅卿派,玄靈續派。如此等類,數之不盡。千蹊萬徑,源析之分,使學者莫之適從。”明張宇初說:“神霄則雷霆諸派始於玉清真王,而火師汪真君闡之。次而侍宸王君、虛靜真君、西河薩君、伏魔李君、樞相許君。倡其宗者,林靈素、徐神翁、劉混康、雷默庵、萬五雷、方貧樂、鄧鐵岩;而上官、徐、譚、楊、陳、唐、莫而下,派亦衍矣。”又稱“神霄自汪、王二師而下,則有張、李、白、薩、潘、楊、唐、莫諸師,恢弘猶至。凡天雷、酆嶽之文,各相師授,或一將而數派不同,或一派而符咒亦異,以是訛舛失真,隱真出偽者多,因而互生謗惑。”可見神霄派在南宋時期傳播十分繁盛,但也十分雜亂。

入元以後,傳林靈素、張繼先者轉衰,傳王文卿者較盛。

其主要傳人為莫月鼎(名起炎)。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約生於南宋理宗寶慶(1225~1227)年間,卒於元世祖至元末(1290~1294)。初從四川青城山丈人觀徐無極受五雷法,繼聞鄒鐵壁(或作筆)得王文卿斬勘雷書,秘不傳,乃委身童隸事之,終獲受其書。於是“召雷雨,破鬼魅,動與天合。

雖嬉笑怒罵,皆若有神物從之者”。元世祖曾召見試其術“有驗”,有旨令掌道教事,以老耄辭,遂給驛南旋。此後,佯狂避世,浪跡江湖。莫月鼎之弟子甚眾,但所得王文卿之秘籍,一如鄒鐵壁,不輕易授人,因此得其真傳者,唯王繼華與潘無涯二人。後“繼華授張善淵,善淵授步宗浩,宗浩授周玄真。皆解狎雷致雨雲,而玄真尤號偉特”。周玄真,字玄初,世居嘉禾(今浙江嘉興),後遷姑蘇(今江蘇蘇州市)。從步宗浩受五雷秘文後,祈雨治疾,頗有奇驗,享譽於元明之際,明初卒。前引虞集《靈惠衝虛通妙真君王侍宸記》又記王文卿所傳高子羽一係,傳至譚悟真時,已由宋入元。後譚悟真傳廬陵羅虛舟,虛舟再傳蕭雨軒、周立禮二人。周傳其子,蕭則傳胡道玄。道玄,鄱陽人,人稱“神霄羽客”,行道於關、陝、荊、襄、江、漢、淮、海、閩、浙之間。此外,又有金善信(1273~1331),字實之,吳之長洲(今江蘇蘇州市)人,曾得莫月鼎不傳之秘,被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起為廣德路道錄,元室賜號體仁守正弘道法師。

還有王惟一亦傳莫月鼎之學。王惟一(?~1326),號景陽子,括蒼(今浙江麗水)人。

其所著《道法心傳》稱,曾得莫月鼎和鄒鐵壁之秘法。該書對雷法多所闡揚。

元代神霄派除莫月鼎一係十分昌盛外,還有其他一些支係同時活動。《曆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編·莫月鼎傳》雲:莫月鼎“與同郡西野沈震雷真人同師事鐵壁鄒真人”。“自侍宸王真君演道以來,惟真人(指莫月鼎——引者注)與西野沈真人二派支流衍迤,盛於西江,昌於東吳。”即莫、沈兩係皆分別傳衍於蘇、浙、贛、閩、廣等地。唯沈震雷一係不見其他記載,故未得其詳。

入明以後,仍有神霄道士的活動。除前述莫月鼎一係傳至周玄真,享譽於元明之際外,又有周思得顯名於永樂間。據錢謙益《列朝詩集》載,周思得,字養真,錢塘(今杭州市)人。“行靈官法,先知禍福。文皇帝(成祖)北征,召扈從,數試之不爽。招弭祓除,祈雨禬兵,鹹如影響。乃命祀靈官神於宮城西,……思得曆事五朝,年逾九十,賜諡弘道真人”。

據《萬曆野獲補遺》卷四和《明史·禮誌》載,周思得所行靈官法,是薩守堅弟子王靈官(名善)傳下的。因周思得行之有驗,成祖乃封薩守堅為崇恩真君,王靈宮為隆恩真君,並建廟祀之。此後傳奉薩守堅道法的道士,繼續傳行,稱“西河派”,或“天山派”,其詳無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