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百十二章 暗助太平軍(1 / 3)

老耿頭鄭重將錢票揣進懷裏,不無感慨道:“黃公子,你送我的不是錢票,是金山銀山,是一百個獨立團,有了它,華夏大業指日可待!”

“嗬嗬,有那麼嚴重嗎?”

黃孛嘴上謙虛,其實內心早樂開花,笑眯眯望著老耿頭祈盼更多的誇獎。

“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等明日見到馬立山和黃坤後就知我所言不虛,他倆為了籌集糧餉愁得茶飯不香,要不是被我攔下,黃坤早跑到登州府找你哭窮去嘍。”

雖然沒聽到誇獎話,聽說黃坤並沒有自己當初顧慮的那樣貪汙狼藉,黃孛還是滿心歡喜,笑道:“老區內無匪患,外無戰事,家家戶戶安居樂業,怎麼卻為糧餉發愁?”

“這都跟你早期製定的政策有關,規定解放區內全都免賦免稅。以前通過打土匪、惡霸沒收財物還能維持獨立團正常運轉,隨著獨立團日(日)壯大,現已掣襟露肘,弄得馬前輩和黃坤天天跟我哭窮,嚷著既然缺錢不能取之於民,隻能索之於商。被我勸了多次才打消這個念頭,等公子見到他們之後,你把你的思路跟他倆說說,保證讓他倆喜出望外。”

“他倆現在何處?”

“他倆現在六安為大小姐準備婚事,一人主外一人主內,馬坤易和康刈子在六安城內接待四方賓客,黃坤則在黃家大院布置新房和門麵。聽大嘴說,六安城到黃家大院的土路已經變成一條禦道,黃土墊道不夠還要用轆軸軋一遍,八裏路一千人整整幹了三天。”

“靠!這小子天天哭窮,原來是把錢財花在這上麵了?”

“公子莫錯怪黃坤,籌辦婚慶和鋪路的錢是清廷出的。”

“啊?朝廷?”黃孛大吃一驚,直起身驚愕道:“誰來了?來了多少人?”

老耿頭讓黃孛坐下微笑道:“公子不要緊張,朝廷這次派來祝賀的嘉賓可不少,有從京師來的宮裏人,還有曾國藩和李鴻章派來的幕僚,上上下下共計三百多人。”

“哇靠,這一定是劉大麻子通風報信的結果,清廷借此想攏絡我,他們帶兵器了嗎?”

“從廬州府方向過來的隊伍有一百多人,其中一半宮裏人一半大內侍衛,到了六安城之後被衛朵他們繳了械,為此還差一點大打出手。剩下的湘軍和淮軍比較懂事理,路過管家院時主動將火槍留在那裏,看來他們真是誠心誠意來慶婚的。”

聽到這個消息,黃孛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咧著嘴哭笑不得道:“嗬嗬,冰康先生,你知道來了哪些大人物?”

“京師來的最大官叫文祥,什麼兵部尚書、左都禦史、內務府大臣等一大堆官銜聽得我都頭疼。僅次於他的是位叫安德海的太監,領著一群宮女侍衛威風八麵,聽說連文祥都讓他三分;曾國藩派來的湘軍代表是他的幕僚郭嵩燾,你我在長江邊曾經跟他打過交道;李鴻章派來的淮軍代表就是你剛才罵娘的劉銘傳,這小子無論官職和地位都位居下流,不知為何這夥清妖都以他馬首是瞻,實在搞不懂。”

文祥是滿族當中少有的開明人士,一直主張洋務新政,當初黃孛剛到登州府還沒立足時,清廷要緝拿黃孛獻給英法聯軍討歡心,就是文祥力排眾議為黃孛擔保。雖然文祥出於私心想利用黃孛訓練神機營,但就憑這份眼光就令黃孛刮目相看。

安德海更不用說了,慈禧身邊的大紅人,表麵是太監,卻不知淨身之時用二百兩紋銀偷偷保下半個男兒身,背地裏沒少跟慈禧幹苟且之事,依此狗仗人勢耀武揚威。

郭嵩燾,中國最早的外交先驅,大清朝唯一一位懂洋文的外交家,當初在長江邊上,若不是曾國藩兵多將廣,黃孛都有劫持其人到小火輪的想法。

剩下的劉銘傳簡直就是黃孛肚裏的蛔蟲,黃孛在登州府一舉一動都被劉銘傳看在眼裏,這小子既然能把黃淑娟和畢乃爾成親的消息告之清廷,能不能再將兩人遠赴歐洲的情報透露出去?萬一倆人婚後要經過清軍的防區繞道上海,清廷能不能以此為要挾逼迫自己屈服?想到這,黃孛不由得嚇出一身冷汗。

“公子,黃公子?”老耿頭提高嗓音道:“你還沒回答我的疑問,為何這幫朝廷重臣都聽劉銘傳調度?”

黃孛沉思片刻道:“冰康先生,具體原因不清楚,但我能猜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