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生死未卜(1 / 2)

晚清有兩支黑旗軍,一個是在越南抗法的黑旗軍,由劉永福創立,後歸黃孛敬慕的馮子材老將統領,另一個就是眼前宋景詩率領的黑旗軍。

宋景詩的黑旗軍是響應白蓮教起義組織起來的一支農民武裝,後從白蓮教脫離出來自成一軍,成立於鹹豐十年,此時的劉永福還在廣西小打小鬧,跟當初紅娘子一樣,加入天地會暗地裏搞反清複明活動,二者一個在前一個後風馬牛不相及。

宋景詩活動的區域主要在魯豫皖三省,為了抗擊清軍沒少跟張樂行的撚軍打交道,與太平天國卻沒多大關聯,但這並不影響李世賢對宋景詩這支奇兵的熱情,自己能否脫離險境搶在黃孛前頭奪下財物,希望全都落在宋景詩身上。見來了救兵,李世賢毫不遲疑率領自己十幾名手下一馬當先迎向黑旗軍軍旗,也不管認識不認識誰是宋景詩,扯開嗓子喊道:“景詩,景詩,我是太平天國侍王李世賢!”

宋景詩手執一把寬背大砍刀,濃眉大眼相貌堂堂,坐在馬上威風凜凜,不用宋景詩自報名號,李世賢一眼就判斷出此人必是宋景詩無疑。

“景詩,宋大哥,你可真是及時雨啊!”李世賢一激動連自己的身份都不顧了,翻身下馬就與宋景詩攀起交情來。

宋景詩武藝高強,為人仗義,聞聽眼前之人是太平天國的侍王,急忙跳下馬回禮。

“侍王怎麼跑到這裏了?此地被圍的不是黃孛的獨立團嗎?”

李世賢反應到快,當即醒悟宋景詩出現在此地並不是為了救自己,而是保護自己的黃孛獨立團,訕笑兩聲笑道:“宋大哥說的不錯,這支隊伍確屬黃公子所有,他們是奉黃公子之命掩護我到運河準備完成一件重要使命。”

說著,李世賢回頭把李大嘴喊道近前,高興道:“這位就是馳騁山東赫赫有名的宋景詩宋大俠,他們是聞訊趕來特意救我們的,大嘴兄弟趕緊見禮。”

大嘴和西門強被留在老區都沒趕上北爐橋之戰,加上黃孛從來沒提過宋景詩這個人,因而對宋景詩陌生的很,出於禮貌大嘴挺胸抬頭向宋景詩敬個獨立團軍禮,弄得宋景詩反倒不自在起來,連連抱拳算是回禮。

“侍王,既然是黃公子的人馬,你們就隨我一同殺出去,前麵不遠處就是我的大營,到了安全區咱們再詳談不遲。”

言畢,宋景詩翻身上馬,命令黑旗軍後軍變前軍反殺回去,李大嘴急忙跑回防禦陣地通知西門強,等收拾好槍炮彈藥黑旗軍已經跟清軍交上手,大家急忙加快速度追趕李世賢和黑旗軍。

宋景詩能在關鍵時刻趕來也不是巧合,當初血戰北爐橋,宋景詩摘下五品都司的花翎不辭而別,帶領不到兩萬的黑旗軍躲進蘇皖交界處的運河西岸打遊擊,勝保為此還被李鴻章上了一道彈劾奏折,叱勝保“擁兵養寇”,就算勝保不打敗仗也難逃厄運。

勝保為此氣得蹦高罵娘,將宋景詩比喻三國演義裏的魏延,乃一反骨之人,事後必取汝首級。

隨著戰場形式急轉直下,勝保漸漸將黑旗軍忘卻腦後,宋景詩也得到一個難得的喘息機會,靜下心來免不了朝朝憂悶,反思投靠清廷的得與失。

聊城被圍,宋景詩為了保存剩下兩萬多兄弟的性命被迫投降勝保,雖然是迫不得已,可要是傳到張樂行撚軍耳裏,怎說是件不光彩的羞事。

等聽說勝保的十幾萬大軍竟然沒攻下黃孛的一城一池,連大清朝五虎上將之一的多隆阿也戰死沙場,驚得宋景詩瞠目結舌。而且更加不可思議的是,獨立團隻靠萬多人馬就完敗清軍,這下子更驚得宋景詩噓唏不已,悔不該當初在山東不投奔黃孛,反倒讓勝保降了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弄得自己有一百張嘴也難以洗涮汙點,要不是手下的親信好言勸慰,宋景詩都有刎頸自盡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