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不是一般(2 / 3)

“訾容楓”三個字,差一點就脫口而出,還算好,話已經湧到嘴邊,她還是咽回了回去,有些心虛地說,“那天夜色很黑,我沒看清。”

徐從才哪裏是那麼好騙的,他沒有立刻開口,而是目不轉睛地盯著周碧歡,直到她狐疑不定,才緩緩開口,“周碧歡,我最後給你一次機會,不然徐惠風,將會跟著你一起倒黴。”

徐惠風是周碧歡的兒子,她驀地一怔,臉上閃過不可置信,“惠風,他不僅是我的兒子,他也是你的嫡長子啊。”

徐從才麵色森冷,“有你這樣婦德缺失的母親,他已經不配再做我徐從才的嫡長子!”

徐惠風的的確確是周碧歡最後的底線,她可以放任女兒徐清婉,嫁給比徐從才年紀還大的慕容南詔,卻不忍看著兒子的前程被毀掉。

這麼多年的尚書夫人做下來,她還真明白了一個道理,男人是靠不住的,唯有金白之物和孩子那才是最真實的。

“徐從才,有些話,你現在說,是不是還有點為時過早,惠風是你的嫡長子,永遠都是,等你死後,這尚書府的一切都將由他來繼承。”周碧歡毫不懼怕地接上話。

“賤人,我現在就休了你!”徐從才的耐性已經到了極點,勃然大怒間,拿過一邊的紙和筆就要開始寫休書。

周碧歡的反應並不像徐從才想的那樣緊張,或者是撲到他腳邊抱著他的大腿苦苦哀求,她的反應很平淡,手掌支撐著從凳子上站起來後,就緩緩朝他這邊走來。

氣憤之極,徐從才執筆的手在顫抖著,好不容易寫出來的“休書”兩個字,也絲毫不帶任何氣勢。

周碧歡笑了,“徐從才,你最好想清楚了,在這個時候休掉你即將在宮裏當娘娘的女兒的親娘,後果是不是你能承受得起的?”

徐從才筆尖一頓,墨汁在雪白的紙上暈化了一圈,側過臉冷冷瞪著周碧歡,“什麼即將成為宮裏娘娘的女兒?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老爺網遊神釣。”周碧歡忽然抓住徐從才拿筆的手,保養得當的臉上漾出春水般的淺笑,“有件天大的喜事,我還沒來得及告訴老爺呢……”

徐從才甩開她的手,嘴角張開,剛要開口,周碧歡拿食指壓在他嘴唇上,對他“噓”了聲,“老爺,您還是聽我說完再決定罵不罵我賤人吧。”

徐從才頭一偏躲開她的觸碰,當真沒再開口。

周碧歡走到徐從才耳邊,一字一句,格外清晰,“宸郡王府上的側妃,其實也姓徐,她不僅姓徐,而且還是老爺您的親生女兒,她的名字叫徐清婉。”

徐清麗並沒有離開,就站在房門外等著,她幾度想走過去推門都被管家阻止了,管家好言相勸,“八小姐,老爺想見您了,自然會讓人請您。”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該揭穿的也都揭穿了,徐清麗已經不相信得知戴綠帽子的徐從才,還會包庇周碧歡,心裏雖然焦急,也聽了管家的勸說。

沒有徐從才的命令,沈大夫也在門外候著。

徐清麗、管家、沈大夫不知道房間裏到底發生了什麼,就聽到徐從才一聲不可置信地怒吼,“這怎麼可能?”

三個人麵麵相覷,最後,還是伺候徐從才多年的管家,從那五個字裏琢磨出了點別樣的意思,夫人這次估計又順利為自己解脫了。

……

徐清麗再一次離家出走了,上一次,是因為聽到訾容楓的克妻之名,這一次,是因為周碧歡給徐從才戴了綠帽子,還懷上了野種,卻照樣無事的做她的尚書夫人。

她不甘心,也心不甘,回到自己房間裏砸了好多東西,發了一通脾氣後,還真讓她想出一點頭緒來。

徐從才在聽說周碧歡懷孕月份後的生氣,那絕對是真的,為什麼,隻是和周碧歡聊了不長的時間,他就當什麼事都沒發生。

答案隻有一個,關鍵問題出在了周碧歡找來代她嫁給慕容楓的那個人身上。

就這樣,一心想把周碧歡置之死地的徐清麗稍微收拾一下,再次出了尚書府,這一次,她不再是想闖蕩江湖,她要去的目的地很明確,那就是慕容楓的宸郡王王府。

……

有慕容南詔的聖旨在,訾容楓已經正式改名成了慕容楓,隻是改了一個字,卻是徹徹底底的改變了他的身份。

再怎麼隨母姓了多年,他依然是慕容南詔最心愛的兒子,也是大曆皇朝新一代帝王,這是沒人能改變的。

處理好了慕容南詔和訾清汐的後事,慕容楓直接從皇陵回了王府。

皇家有人崩,隻要是稍微有點地位的,都會由禮部統一安排流程,這一次,同時涉及到太後和皇上,禮部更是戰戰兢兢,做事分外小心,連最後的細節都沒有一點馬虎。

按照禮部所擬定的章程,太後是要和去世很多年的先皇合葬,慕容南詔另起一個皇陵,因為皇後孫夢梅自從被貶為罪後後,慕容南詔沒有再度冊封皇後,等皇貴妃崩後,將會陪伴他左右。

不料,這樣一份章程送去給慕容楓過目,他當即否定了,大筆一揮,就讓慕容南詔和太後合葬了。

這……太後和皇上雖說沒有血緣關係,畢竟是名義上的母子,這於情於理都不合魔獸永恒之樹。

禮部尚書也是三朝元老,當即就上書道出種種不妥,種種不合祖宗規矩。

慕容楓並沒有動怒,隻是俯到禮部尚書耳邊說了句什麼,禮部尚書立刻呆若木雞,原本的義憤填膺,最後隻化作了一聲歎息。

就這樣,在禮部重新擬定的章程裏,太後和慕容南詔被藏在了同一陵寢裏,有好奇的官員偷偷地去問過禮部尚書。

據說,禮部尚書什麼也沒說,隻是用手指輕輕的敲擊著桌麵,一聲歎息,那官員也算聰明,順著他手敲的地方看去,落在眼睛裏的赫然就是“訾清汐”三個字。

就這樣關於太後叫什麼閨名的事,再一次被大臣們提起,有些事,當真是一通百通,再加上東陵訾清汐一直被人傳唱的那筆寶藏,大臣們這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