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南陽隆中。
時至霜降節氣,臥龍崗滿山蕭條,眼見將步入晚秋的最後一道關口。
草廬別院,一棵桃樹旁,諸葛亮一席白衣,手扶凋零的桃樹,麵色沉靜,卻是儼然看不出,此時的諸葛亮才不到二十歲。
“滿山的桃樹啊……春時本是一片賞景……卻是如今看來,正如這天下形勢,變幻莫覺。”
“兄長,官渡剛傳來消息……”
諸葛均惶惶來到諸葛亮身後,麵色蕭肅,看著麵前的兄長同樣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諸葛亮麵色抖動,心中想來有些須臾篤定,便頭也不回的道:“你是在說……官渡如今的勝敗嗎?”
諸葛均一怔,“難道兄長早知?”
“我夜觀星象,已知戰果……北上星辰困頓有失足之禍且曲星有誤實無大定,此乃……唉也罷了……你還是說說看吧……”
諸葛亮回過身來,他雖然猜測到了結果,但還是斟酌了一下,問道。
諸葛均似乎感覺到冷了,將雙手埋在袖口當中,道:“剛從山下百姓傳言得知……曹信抵達官渡第一日,便連夜觀看袁軍營地,第二日隨即陣前點將,所布陣之用……皆十麵埋伏,當夜不料烏巢火起,袁軍糧草更糟重創,僅僅三個時辰,百萬雄師……崩潰殆盡……”
“嗬嗬……好一招釜底抽薪之策啊……好一個大都督……”
“釜底抽薪?兄長……此為何策?”聽諸葛亮半晌沉吟,諸葛均問道。
諸葛亮道:“謂釜者,乃粟食之器也,袁軍如小婦,無柴可燒,自然一哄而散了。這釜底抽薪據說還是當年曹信親撰莫道兵書時所寫,雖此兵書流傳不多,但也曾聽說過一二,世人很少知道釜底抽薪之計,更不知其意……想來……此番已經大體明白過來了罷。”
“可……即便如是……曹信這位大都督不出三日便滅了袁軍百萬雄師……還是令均大為驚訝。”
“驚訝?何驚之說?”突然微微一笑,諸葛亮看著諸葛均道。
諸葛均說:“曹軍不利這是天下人共知之說,這曹信究竟何許人也,區區七萬曹軍且數月苦戰,皆贍養之士。漢丞相曹操素有奸雄之名也已到枯朽之地,袁軍尚有甲士百萬,戰將無數,此人竟能審時度勢,三日內彈指就滅得袁紹高昂之師。這即便是當年管仲樂毅之流……也不可為呀……”
諸葛亮笑了笑,不給予回答,輕輕撫摸著桃樹的樹腰。
半晌忽而開口,“趙人田單,當年本為齊國一市井小吏,燕將樂毅攻破齊國七十餘城,隻剩下即墨、莒縣二城未失。正值齊國將滅之際,田單力挽狂瀾收複齊國七十餘城,後歸趙為相……曹信此勝如當年田單複國……我雖常自比於管仲樂毅,但曹信此人確有經世之才、神鬼莫測之姿。亮從未驚疑,隻是此人官渡立威,天下皆為仰視,仰其威、視其利害。如今天下動蕩皆會因曹信變幻,各路諸侯舉動也因他一人而起……”
“唉。這曹安民確實是有指點江山之才,果如曹軍第一智囊,原本兗州一彈丸之地,能在此人輔佐之下,已成如今第一雄師。”
諸葛均話畢,諸葛亮悠悠笑道。
“隻怕曹信能興國安邦,亦有亡國震主之險。”
******
江東,吳郡,吳縣。
“大都督請進,主公有請。”
周瑜一路風塵仆仆,來到郡府大廳門口,原本俊美的臉上此時也多了幾分的沉穩與肅穆。
“主公可知道了官渡的情形了?”
“還未有人稟報……主公尚不知。”
“嗯,知道了,你們都退下吧……”周瑜並退了四周護衛,當下步入了議事廳。
隻見此時正廳內,孫權正獨自看著兵書,離孫策死去已經過了足足一個月的時間,在這一個月裏孫權已然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臉上的稚氣卻是也頗見消散,成熟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