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驅馬入疆(三)(2 / 2)

而若是等到32年下半年再北上,屆時,楊虎城已經平定了陝西境內,整合了陝西和甘隴一帶的勢力,加上壯大的青馬和返回寧夏的馬鴻賓、馬鴻逵等部,趙振中等北上兵力勢必無法輕易奪取隴東、寧夏。膠著之下,局勢惡化、北上失敗也不是不可能。

這樣分析下來,也就是30年底到31年底,這前後一年左右的時間最為有利。錯過這段時間,西北根據地能否開辟成功還真是兩說。

對於趙振中在時機把握上的精準,周昊明白這其中有掌握曆史趨勢的因素,但平心而論,若換了周昊來做這事情,肯定做不到象趙振中這般舉重若輕。而李雲天、穀海川、張明瑞、楊天明等民眾黨、人民軍要員,對趙振中,心中更是隻有歎服。

“老趙,你前麵所說的,要求人民軍下次作戰時‘驅馬入疆’,我覺得難度不小啊。”周昊思量道,“青馬的馬麟、馬步青、馬步芳還有可能,可這回到寧夏北邊的馬鴻逵卻不是那麼好趕的。弄不好,他會跑到賀蘭山西邊的兩個蒙古旗去。”

“是啊。馬鴻逵這匹烈馬確實不好趕。”趙振中點頭承認,“不過,把青馬驅趕入疆的把握還是有的。而隻要青馬入疆了,憑借青馬、寧馬之間的淵源以及馬鴻逵老家和金樹仁的交情,那麼馬鴻逵入疆的可能也就增大了。再說,不管是從綏遠方麵還是從兩個蒙古旗方麵考慮,馬鴻逵最終都有入疆的理由,除非老蔣能解決他的實際困難。”

趙振中對驅趕青馬入疆的把握,卻是來自今年4月份馬步青所采取的行動。開春後,馬步青自肅州出兵,以緝拿馬仲英的名義,越過星星峽,進抵哈密。在和馬仲英部打了一仗後,馬步青部竟在哈密一帶盤踞下來,似乎有就此長駐的打算。

對於馬步青部的動作,金樹仁自然清楚。可新疆實在太大了,金樹仁的兵力根本就管不過來,加上還要麵對蘇聯的壓力以及馬仲英等勢力的作亂,馬步青部又頂著個奉命緝拿馬仲英的招牌,因此,金樹仁幹脆將哈密東南的黃蘆岡到星星峽一帶交由馬步青部掌控。

有了在新疆的落腳之處,西寧、肅州和迪化現在又都修建起了飛機場,即便河西走廊和青海事有不諧,馬氏叔侄也可全身而退。

有了馬氏叔侄做榜樣,馬鴻逵的行動也肯定會受到影響。

馬鴻逵出生於甘肅臨夏,同青馬眾人不但是老鄉,祖上幾代間更是淵源不淺。馬麟的父親馬海晏當初在馬占鼇的帳下聽命,而馬占鼇卻是馬鴻逵爺爺馬千齡同族侄女婿,也就是馬鴻逵的堂姑父。當初馬海晏跟隨馬占鼇起兵反清,在左宗棠大軍抵達後,經馬千齡出麵勸說,馬占鼇、馬海晏一起歸降了清廷。從那時起,馬海晏一家也就跟馬千齡一家結下了交情,而左宗棠更因此稱讚馬千齡為“良回”。

後來馬千齡的長子馬福祿中了武進士,次子馬福祥又中了武舉,馬鴻逵這一族就更為顯赫起來。加上馬福祥又長袖善舞,頭上又頂著個因正陽門作戰而獲得的“忠良”帽子,西北大小勢力都與其交好,馬麒、馬麟也自不例外。而這種關係又進一步影響到馬步青、馬步芳、馬鴻逵身上。

至於現在新疆當政的金樹仁,也是甘肅臨夏人,且與馬福祥關係不錯。若是馬鴻逵形勢窘迫下入疆,金樹仁肯定不會反對。況且,馬鴻逵和綏遠晉綏軍不對付已經是明擺著的,而單憑玉海的阿拉善額魯特旗和居延海的額濟納土爾扈特旗,本來身在沙漠生活就夠艱苦的,要是再養活馬鴻逵的兩萬多大軍,那根本就做不到,就是一萬都困難。若是老蔣不想法解決馬鴻逵部的困難,最終,該部在前有青馬做榜樣,後有各種情勢逼迫下,進入新疆基本上是八九不離十。

而新疆增加了這老少幾匹“馬”,肯定會熱鬧不少。至少,盛世才麵對馬步芳、馬鴻逵這樣的狠角色就絕不可能再象曆史上那樣輕易掌控新疆。

“老趙,那我們下一步是準備對新疆動手?”周昊皺了皺眉,又提醒道,“這似乎有點勉強啊。”

“不是有點勉強,而是不可能。至少未來兩三年內,我們不具備解決新疆的能力。”趙振中搖頭說道,“要想解決新疆問題,考慮到蘇聯的影響,至少要有20萬以上的兵力,且不說人民軍現在的總兵力都沒有20萬,就算有這個兵力,後勤上也保證不了。”

不說新疆東西長達近兩千公裏,光是從星星峽到蘭州有一千多公裏。這麼遠的路,靠人力、畜力是無法保證大軍作戰需要的。因而,在趙振中的考慮中,未來兩三年內,在沒有解決交通運輸和兵力缺乏這兩大難題前,是不會發動對新疆大規模作戰的,充其量也就是奪取個地方建立個橋頭堡。。.。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