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兵鋒東指(二)(2 / 2)

“委座,那個威爾士軟硬不吃”孔祥熙有些氣憤地說道,“說什麼華美隻從事民間商業,不涉政治還說中央政府要想獲得其提供物資必須拿真金白銀購買這些美國佬,還以為這是美國呢”

“從他們那裏獲得貸款難道也不行?這可是有中央政府擔保的。”老蔣皺眉問道。

“威爾士說是不涉政治,不向政府提供貸款。不過,我卻覺得其中應該另有原因。”孔祥熙分析道,“年初美元貶值41,美國經濟出現好轉,國際上不少銀行把資金投向美國。我估計華美銀行也應該是這樣,至少該行海外業務存在銀根緊縮的情況。”

頓了頓,孔祥熙建議道:“委座,要不我們趁這機會搞華美一把?先鼓動民眾擠兌,等其資金不足的時候,我們向其提供資金,並進而參股華美。若是能控製華美,那後麵貨幣改革可就有把握多了。”

老蔣當年在上海也做過操盤手,雖然技術不怎樣,可這其中的門道還是知曉一二的。

“當初閻百川曾向中央分析過,同蒲鐵路要是采用寬軌造價將不低於9000萬大洋,而華美在保德的投入據說還要超過同蒲鐵路,這合起來可就是兩億左右大洋。”沉吟了一會兒,老蔣問道,“庸之,僅憑中央銀行的財力,你覺得與華美對抗能有多大把握?”

孔祥熙蔫了。在34年5月,孔祥熙費盡心力才把中央銀行的資本由2000萬元增加到一億元,以便為其後控股中國、交通兩大銀行做準備。現在中國、交通兩大銀行尚未控製,單憑中央銀行一家肯定是鬥不過華美銀行的。

“要不,由中央銀行出麵,和中國、交通兩家銀行溝通下?或者拉渣打、彙豐等外國銀行一起做?”孔祥熙試探著問道。

“華美在這幾年的救災中獲得了一個好名聲,加上又是美國華人創辦的,若是中央銀行出麵,還拉外國人一起對付華美,這會對中央政府造成很壞影響。”老蔣搖搖頭,決定道,“這事就不要提了。”

心情不暢之下,老蔣也就取消了原定去保德參觀華美產業的計劃。不過,雖然沒有拉來讚助,但老蔣還是決定盡早調集兵力對“民匪”發動新的攻擊。至於費用問題,那就隻能等明年發行公債後再說了。

在去太穀孔祥熙老家做客後,老蔣又回太原召集閻錫山、楊虎城、徐永昌、傅作義、馬鴻逵、楊愛源、孫殿英、胡宗南、王靖國、趙承綬、井嶽秀、李生達等人舉行軍事會議,部署進剿人民軍的作戰事宜。

按照老蔣本意,是想把閻錫山推出來擔任剿匪總指揮,這樣一來,就能調動晉綏軍出力了。不過,閻錫山也不是省油的燈,在看穿老蔣用心後便以“跨防區指揮恐引起其他部隊不良反應”為由予以婉拒。

閻錫山是太原綏靖公署主任,負責的晉、綏兩省防務,屬於華北方麵;而楊虎城是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負責的是陝、甘、青、寧等省份防務,屬於西北方麵。在楊虎城這個負責西北的西安綏靖公署主任在位的情況下,調華北方麵太原綏靖公署主任指揮西北部隊,確實有些說不過去。

盡管現在甘、寧、青三省大部被人民軍占據,青馬、寧馬成了喪家之犬,陝北也丟了11個縣,可要是閻錫山指揮西北部隊作戰,西北的大小軍頭,特別是楊虎城、馬鴻逵等省級高幹,肯定難以接受。部隊指揮權沒了,在有槍就是草頭王的年代,那意味著離權位真正旁落也就不遠了。

經過老蔣和閻錫山數次溝通,除了上次進剿人民軍的各部外,此次作戰又增加了晉綏軍傅作義、趙承綬兩部兵力。可即便如此,在兵力方麵也比上次少了近10萬人。

對於增派兵力,閻錫山心裏是抵觸的,眼下的增兵也是不得已。李生達在10月份被老蔣提升為19軍軍長,已明顯向老蔣靠攏,這就不用說了。王靖國、孔令恂兩部又距離寧夏北部太近,上次已經參加作戰,閻錫山實在找不出理由讓這兩個師避戰。而傅作義35軍已經增兵套內,同樣無法避免用於陝北方向。趙承綬部又是西北、華北為數不多的騎兵部隊,老蔣直接點名,閻錫山同樣無法推辭。

如此一來,雖說閻錫山不出任作戰總指揮,可晉綏軍還是出動了4個步兵師、1個騎兵軍,幾乎占了此次進剿人民軍總兵力的半數。對此,閻錫山私下和楊愛源談及出兵一事時,曾搖頭歎息,連連說道:“虧大了,虧大了”

雖然晉綏軍增加了兵力,可總兵力依然不如上次,加上又進入冬季,攻擊人民軍的堅固工事勝算實在不大。因此,盡管老蔣一再打氣,可與會的眾人對此戰前景都不樂觀。當然,讓眾人感到多少有點希望的是,老蔣答應派中央軍空軍助陣。

老蔣在太原謀劃進剿人民軍,而趙振中也在海原部署新的對陝北、山西方向的作戰方案。兵鋒再次指向東方。。.。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