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縱橫相間(一)
就在趙振中等人回到蘭州的當天下午,陳其尤、洛德等人也同機抵達了蘭州。不過,雙方雖是同來,但目的卻不一樣,加上遠近有別,趙振中和田雲逸也按照先蘭芳再德國的次序分別進行了會見。
蘭芳這次到西北的人員中除了陳其尤外,還有陳厥福、蔣光鼐,以及幾位隨行人員。陳其尤等人這次到西北,主要目的是想進一步加大同民眾黨之間的合作力度,為國內抗戰盡海外華人的一片心意。當然,蘭芳也希望能在經濟、軍事等建設上得到民眾黨更多地支持,以便增強蘭芳應對今後南洋局勢突變的能力。
對於陳其尤、陳厥福兩人,趙振中此前曾見過多次,但同蔣光鼐這位名將卻是頭次見麵。不過,有著抗日的共同話題,特別是人民軍、護衛軍所創造的一係列戰績,加上蔡廷鍇、翁照垣等蘭芳軍方將領還在人民軍中觀摩、學習,雙方在初時的客套後,也越談越投機。
聽趙振中提到蔡廷鍇指揮人民軍重創日軍駐屯兵團的消息後,曾與蔡廷鍇長期共事的蔣光鼐不由得感歎道:“我們是到山南後才得知人民軍大捷的。沒想到這裏麵竟然還有賢初的功勞!若是早知道能這麼解氣地在國內打小鬼子,我當初也應該申請到西北來了!”
蔣光鼐和蔡廷鍇兩人在32年初的時候就在上海和日軍交過手,自然清楚日軍的戰力。可原本曾讓十九路軍弟兄吃過大虧的日軍,在民眾黨武裝麵前卻接連吃癟。剛剛結束的綏遠、晉北戰役,更是創下了兩天內殲滅四萬敵軍的驚人紀錄。若非現在是會見而並非軍事研討,心驚於民眾黨武裝強悍戰鬥力的蔣光鼐真想向趙振中問個清楚。
“蔣總長開玩笑了。”趙振中似乎也看出了蔣光鼐心癢難耐,便笑著說道,“明天中午,在西北這邊觀摩、學習的蘭芳同誌都會集中到蘭州,蔡、翁兩位也會從榆林戰區那邊趕過來。到時候大家可好好聚聚,蔣總長若有什麼問題,也可向蔡次長他們問清楚。”
“這一回可一定要好好學習下!”蔣光鼐點了點頭後,又問道,“趙主席,賢初他們能與日軍交戰,那需不需要我們再從蘭芳抽調兵力回國參戰?畢竟,西北這邊還頂著蘇聯人、英國人的壓力,沒有足夠的兵力可不成。”
趙振中此前在與李濟深等人會談時,曾同意蘭芳組建十萬誌願軍參與對日作戰。抗戰至今,蘭芳抽調了五萬兵力已抵達山南,並正分批經由西藏、青海等地向甘肅開進。而另外五萬多抵達西北的蘭芳眷屬中人也正接受人民軍的新兵訓練。
按照原定計劃,這些兵力在經過整頓後,將在拉鋸階段同日軍在晉北交戰。等磨礪上一年半左右,再分批返回蘭芳。當然,為了避免過早刺激日軍進入南陽同蘭芳交戰,這十萬兵力將以人民軍的名義參戰。
“蘭芳在西北這邊有十萬兵力,已是不少助力了。蘭芳現在總人口不多,周遭又是英、美、荷等列強,還是不要往國內投入太多兵力的好。”雖然知道蔣光鼐是好意,可趙振中還是搖頭說道,“蘇聯人、英國人確實給我們帶來了一定壓力,牽製了我們幾十萬大軍,不過,憑我軍現有兵力還是能夠應對的。”
蔣光鼐仔細想想後,也便作罷。蘭芳國內正進行一係列的建設,接收華美公司在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地產業後也投入了不少人力,加上總人口隻有一千多萬,人力方麵確實有些緊張。
“國內抗戰正緊,海外華人自然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陳其尤接口說道,“我們已經決定,在未來幾年內,隻要蘭芳通往山南的航路不中斷,就大批量地向貴黨提供稻米、銅、鋁、橡膠等戰略物資。隻不過,為了能使有關產業維持下去,要收取一定的成本價。希望趙主席能理解。”
“非常時期,隻要不超過國際市場價格,那就是對國內抗戰很大的支持!”趙振中擺了擺手,表明自己態度,“蘭芳立國不久,各方麵建設同樣需要有關戰略物資,需要發展基金,這沒什麼不能理解的!況且,我們之間需要的是一種雙方互利的關係,而不是一邊倒!”
在民眾黨占據山南、致公黨接手華美公司有關產業後,菲律賓出產的銅、鋁,澳大利亞的鋼鐵、馬來亞、新加坡、蘭芳、荷屬東印度的橡膠,等等物資,正通過華美和蘭芳的船隊源源不斷運往山南,並經已完工的青藏公路運往甘肅等地,夯實民眾黨的發展根基。
趙振中很清楚,為了促進有關物資輸入,以合理價格進行雙邊貿易將比那種殺雞取卵般的、隻能得益一時的無償援助要穩妥、可靠的多!他已經得到林成樓、陳致遠從山南發來的電報,與陳其尤等人一同抵達吉大港的,是載重量二十多萬噸、滿載稻米、銅錠、鋁錠喝橡膠的船隊。雖然陳其尤已經表明這是蘭芳對國內抗戰的捐助,但考慮到雙方長遠關係,趙振中卻不能做一錘子的買賣。
民眾黨與致公黨之間,在國家、民族等諸多問題上,有著相同或相近的看法,這讓趙振中在與蘭芳諸人在談及有關貿易或援助時坦然了許多,也不會斤斤計較。相比之下,趙振中雖與洛德私人關係不錯,但因其是德國總理特使,在談到有關航空技術轉讓問題時可就是全看利益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