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縱橫相間(一)(2 / 3)

洛德或許是個成功的商人,但他卻不是個合格的政客,雖然現在頂著個特使的身份,卻並不情願。在見到趙振中並祝賀了民眾黨軍隊所創造的戰績後,洛德便把話題轉到了此次使命上來,並直接問道:“趙,需要滿足什麼條件你才會同意出售戰機或相關技術?”

“坦白的說,我不認為有什麼條件能換得我們所有的先進戰機或技術。”趙振中搖頭說道,“至少在未來三年內,我們的戰機在性能上仍處於世界頂尖水準。這不但能讓我軍在對日作戰中獲得空中優勢,還能使我軍在與蘇聯人的對峙當中不落下風。這種優勢在未來一定時期內是不可替代的!”

不說仍未對外透露的f-2戰機以及其他在研飛機,隻民眾黨空軍現在的主力機種f-1,在世界戰機發展進程中再領先個三、五年是絕不成問題的!

實際上,拉-11是在二戰後有數的活塞戰鬥機。若非時運不濟碰上了噴氣式戰機,拉-11肯定會有上佳表現。可即便如此,拉-11在中國仍服役到六十年代中期。而現在,因趙振中等人的出現,以拉-11為模板改進而來的f-1卻提前十年出現,這也等於變相延長了其領先優勢的時限。

“可是,我的任務是獲得至少一架戰機或者有關技術資料。”洛德有些苦惱,皺眉問道,“難道德國就沒有讓你感興趣的東西嗎?隻要你提出來,都可以考慮交換的。”

“或許德國有不少好東西,但我們卻不需要。”趙振中解釋道,“我們現在雖處於發展起步階段,卻也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工農業體係,基本上能實現自給自足。而且,德國現在與日本關係密切,同中國境內的國民政府也有外交關係,而這兩者卻是我們民眾黨的敵人!”

西北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上升軌道。農業方麵,各地的水利工程都已完善或正在完善,糧食、棉花等作物的產量有充足的保證。工業方麵更是成就斐然,除了山南因特殊環境無法從內地運來太多機械設備而要從海外引進外,其他地方工業發展所需的設備靠自產已基本可解決。加上有足夠的技術儲備支持,西北現在還真不需要從德國獲取什麼必需物資。

洛德的眉頭皺成了疙瘩,為自己孤身前來、無人商量而苦惱。本來,作為一國總理特使,又是出麵談判與德國空軍發展的大事,洛德至少也應該帶上幾個協助人員。可德國與山南間沒有直達航班,隻能乘船抵達山南周邊區域再行中轉,而沿途不管是地中海、紅海,還是孟加拉灣等地,都是英國人的天下。為了避免被英國人發現端倪,作為打前站的洛德也就隻能單槍匹馬了。

仔細地將臨行前那些大人物們分析過的事情想了一遍後。洛德說道:“趙,或許在物資方麵你這裏的確不需要來自德國的幫助,但德國與西北卻有蘇聯這個共同的敵人!若你能把戰機或技術資料轉讓,總理答應可與西北簽署共同對付蘇聯的軍事盟約。而德國有了先進戰機也能牽製蘇聯,減少西北的壓力!”

小胡子竟願意與西北簽署盟約,這讓趙振中吃驚不少。不過,小胡子簽約、毀約乃是家常便飯,毫無信義可言,其未來結局又實在慘淡,趙振中可不想將自己和西北與小胡子聯係起來。

“我黨奉行獨立自主,是不會與其他外來勢力締結軍事同盟的!”眼見拿捏得差不多,趙振中也就鬆動了口風,接著說道,“德國和我們西北確實有著蘇聯這個共同敵人,從這個角度看,雙方進行合作是有一定基礎,轉讓戰機和技術資料也似乎可行。隻不過,這要經我們黨中央研究通過才行。而且德國方麵也要滿足我們西北的條件才成。”

“什麼條件?”洛德有些急切地問道。

“交易價格要合適,更要遵守保密協定,不得將有關技術資料泄露給其他國家和地區!”趙振中並未再列舉下去,轉而說道,“具體條件還是等我黨中央通過轉讓建議後再說吧。現在春節剛過,前方戰事剛告一段落,還是等些日子吧。”

趙振中準備在今年秋冬才簽署有關協定,而在這之前卻變著花樣抻著洛德,自然不急。而洛德也知道自己不懂技術細節,隻能等民眾黨中央通過有關決議後再通知國內派人前來正式交涉,也就在西北呆了下來。

就在趙振中忙於會見蘭芳代表團和德國總理特使的時候,2月13日,閻錫山又發來了電報,確定派兵進駐崞、代、繁峙三縣,並請西北開放進兵通道,協助解決後勤供應問題。

“這個閻老西,算盤打得賊精!”趙振中一眼就看穿了閻錫山的意圖,起初多少有些忿然,可轉念一想卻又笑道,“現在派兵北上,閻錫山隻怕會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