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上絲毫沒有gama族群中常見的低情商,不合群、也沒有明顯的反社會傾向。

不看身份證的話,沒人會認為他是個gama,一直混在beta族群裏低調的生活。

但喬嶠曾經不是這樣的,年少時也有過很美好的回憶,有掛念的人,所以對死水一般的日子並不開心,也越發缺少情緒波動,像個行屍走肉。

十七年前,剛滿六歲的喬嶠因為腺體未發育,幸運的被基因檢測儀判定為未分化的高等級alpha,入讀公立小學。

在學校裏,他和同桌慕容若關係最親密。

若若出身於富裕家庭,基因潛力等級高,長相俊俏,個子也不低,六歲就被判定為未分化omega,是公認的初中校草。

感情很好,無話不談的他倆在別人眼裏算得上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可惜這段關係最終走向了破滅,讓喬嶠遺憾至今。

在德爾塔聯邦,未成年人一旦邁入青春期,往往都會在14-16歲進入第二輪腺體發育期,分化出真實性別。

自身的基因潛力等級也將轉化為腺體的信息素等級,正式步入成年期,拿到身份證。

年滿十六歲的喬嶠遲遲沒有覺醒腺體,醫生再三檢測後判定他無法進入第二輪發育期,下了診斷書。

他也從未分化alpha變成了普普通通的beta,命運隨之發生了很大轉折,從天堂落到地獄。

自從情同手足的慕容若分化成omega後,喬嶠偶爾能夠嗅到若若身上若有似無的信息素味道,那種沁入心脾的幽香讓他很是喜愛,分化診斷書記載著那是極夜優曇花的香氣。

因此喬嶠從未懷疑過自己會是beta,深信一定能如期分化成alpha,早就和慕容若約定了終身,結成了伴侶。

突然得知搞錯了,自己真實性別是beta,喬嶠一時大受刺激,心裏很不好過。

這時的他,還不知道命運對他已算是格外開恩,沒讓醫生發現他gama的身份。

喬嶠最好的朋友,發育相對同齡人遲緩的慕容若過了十六歲生日還沒有分化,家裏人急得不行。

幸好他一周前總算分化成omega,獨自一人在醫院隔離室裏靠著毅力度過了連續三天的首次發情期,吃了很大苦頭。

所有omega的第一次發情期都不能注射抑製劑,以免影響生育能力,隻能硬生生熬過去。

銷假回學校後,慕容若對喬嶠坦白傾訴過自己當時的難熬,也恐懼針頭刺穿皮膚的感覺,不願意一直靠著注射抑製劑度過發情期。

若若垂著腦袋,滿臉通紅,可可愛愛的訴說著迫切希望喬嶠快點分化成alpha,下次發情期能幫自己緩解,咬一口腺體進行臨時標記。

當時的若若,羞不可抑,略微內陷的眼眶裏含著的淚水打濕了纖長的眼睫毛,盈盈欲滴,差點流下來。

麵對若若的撒嬌攻勢,喬嶠頭腦一熱,一口答應下來。

現在回憶起這一幕,喬嶠不由自主鼻子一酸,眼周不受控製的發紅。

第一反應是無比失落,心空,迷茫,人生失去了方向。

第二反應是抱歉,對信賴自己,無條件托付終身的若若無比內疚,許下的承諾無法兌現了。

第三反應是抗拒,不願意接受這個結果,不由自主的質疑這個結果的準確性。

但現實無比冷酷,他不得不接受事實,不得不違背承諾,哪怕再不願意,也不得不放棄約定。